【关键词】 罗哌卡因;毒性反应
随着罗哌卡因的广泛应用,一些应用局麻药时常见的并发症也随之出现,现将硬膜外穿刺时出现的罗哌卡因误注血管引起的1例毒性反应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4岁,右乳癌,ASAI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乳癌根治术。入手术间后BP、P、R、SpO2平稳,行T3-4间隙硬膜外穿刺,穿刺顺利。置入硬膜外导管后,发现导管内回抽有血,经盐水冲洗后再次抽吸无血,给1.33%利多卡因5mL缓慢注药,药液未注完,患者诉口唇麻木、耳鸣、头晕,立即停止注药,吸氧,同时静注安定5mg,5min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将硬膜外导管拔出少许,再次反复抽吸,大约回抽了十次左右,无血液回流。考虑到患者情况稳定,硬膜外导管回抽无血,便注入0.5%罗哌卡因8mL,注药缓慢并且反复进行了回抽。注药之后1min,患者突然意识不清、全身肌肉颤搐,吸氧同时给安定5mg,但肌肉抽搐未见停止,并逐渐加重,需要进行控制呼吸,同时BP升高、心率增快。迅速静注琥珀胆碱100mg,气管插管,然后改为全麻进行手术。手术后未见苏醒延迟,术后恢复良好,对发生毒性反应无任何记忆。
2 讨论
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的酰胺类局麻药,因其没有布比卡因引起致死性室颤的毒性反应,已逐渐取代布比卡因应用于临床。但罗哌卡因的毒性大于利多卡因,其产生中枢系统症状的阈剂量为3.5mg/kg。中枢系统的严重毒性反应为惊厥,局麻药引起的惊厥为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惊厥,由于肌肉不协调的痉挛而造成呼吸运动困难。同时因血内局麻药浓度较高对心血管的抑制,造成脑血流减少和低氧血症,也间接影响了脑功能。
利多卡因引起的一次惊厥持续时间多不超过1min,但罗哌卡因引起的惊厥显然超过了1min。因为罗哌卡因为长效局麻药,其阻滞时间较长,与受体结合较紧固,因此注入琥珀胆碱进行机械通气是一种可行的办法。罗哌卡因有血管收缩作用,因此虽然未加入肾上腺素仍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本例患者的处理较及时,注入安定的同时进行了过度通气,但仍未控制住惊厥,因此必须注入肌松药来控制惊厥。需要吸取的教训是硬膜外导管较长,患者平卧后观察不细往往使局麻药误注入血管,必须细心观察、反复回抽再注入局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