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 40例择期行内镜保胆取石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F)组和芬太尼(F)组。记录入室基础值(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即刻(T3 )、手术30min(T4 )、拔管时(T5 )各时点的MAP、HR变化,及苏醒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 与T0比较,T1时两组的MAP、HR均下降(P<0.05),T2时MAP、HR均有所回升,但始终低于T0(P<0.05)。围术期RF组MAP、HR变化幅度较小;F组MAP T2较T1明显升高(P<0.05),HR在T2~T4时较T1明显加快(P<0.05)。在全麻恢复期,RF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F组(P<0.01) 两组均未出现术中知晓。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和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质量高,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可控性好、安全有效。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老年患者 全凭静脉麻醉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减退或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在围麻醉期容易受麻醉药物的影响,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造成心脑血管并发症,增加手术麻醉的风险。因此整个麻醉过程中应做到诱导平稳、苏醒迅速。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为新一代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其在体内经血浆和组织酯酶分解,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是全凭静脉麻醉的理想药物[1]。丙泊酚是一种起效快、时效短、苏醒迅速而完全的静脉全麻药。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内镜保胆取石术,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40例择期行内镜保胆取石术老年患者,ASAⅠ~Ⅱ级,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5~73)岁,体重(56~75)kg,手术时间(40~90)min。所有患者术前心肺功能良好,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服用阿片类药物史。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F)组和芬太尼(F)组。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入室后静滴昂丹司琼4mg和东莨菪碱0.3mg,持续监测MAP、HR、ECG、SpO2。RF组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04mg/kg、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5mg/kg及维库溴铵0.1mg/kg诱导插管。F组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04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5mg/kg及维库溴铵0.1mg/kg诱导插管。麻醉维持RF组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05~0.15)μg/kg·min,F组间断注射芬太尼(1~2)μg/kg适当追加维持麻醉。两组均复合丙泊酚给予(4~6)mg/kg·h持续泵注。间歇正压通气,氧气流量2L/min,间断注射维库溴胺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静脉麻醉药物,术毕常规肌松拮抗。
1.3 观察指标 记录入室基础值(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即刻(T3)、手术30 min(T4)、拔管时(T5)各时点的MAP、HR变化,以及苏醒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随访记录术中知晓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血流动力学变化 与T0比较,T1时两组的MAP、HR均下降(P<0.05),T2时MAP、HR均有所回升,但始终低于T0(P<0.05)。围术期RF组MAP、HR变化幅度较小;F组MAP T2较T1明显升高(P<0.05),HR在T2~T4时较T1明显加快(P<0.05,见表1)。
2.3 全麻恢复期各项指标比较 在全麻恢复期,RF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F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术中知晓。表1 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的变化注:与T0 比较,*P<0.05与RF组比较,#P<0.05与T1比较,☆P<0.05。表2 两组患者全麻恢复期各项指标的比较注:与F组比较,*P<0.01。
3.讨论
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日益受到麻醉医生的关注,如何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及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