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炎琥宁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106例秋冬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补液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炎琥宁静脉滴注,分别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炎琥宁可视为目前治疗秋冬季腹泻的有效药物之一。
【关键词】 炎琥宁 小儿 秋冬季腹泻
秋冬季腹泻是小儿极易出现的症状,治疗方法报道较多,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加之小儿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脾常不足,外邪易侵入而致泄泻,若调理不当、饮食不洁或过食生冷,或饮食无度,皆损伤脾胃而致泻,其病情变化快,小儿服药困难,极易引起脱水,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笔者近2年来应用炎琥宁静滴,根据病情适当补液,疗效卓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6年4月~2007年11月106例秋冬季腹泻患儿,男54例,女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补液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静脉滴注,按10 mg/(kg·d)剂量给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腹泻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1],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泻止天数、退热天数 见表1。表1 两组病例泻止天数、热退天数比较 注:P<0.05
2.2 两组病例疗效比较结果 见表2。表2 两组病例疗效比较注:P<0.05
3 讨论
小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病原为轮状病毒感染[2]。有研究认为我国胃肠炎住院6个月~2岁的婴幼儿68%~80%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3]。小儿秋冬季腹泻,流行季节为9月到次年3月,发病年龄为6个月~2岁小儿多见,约1/3病例先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继之出现呕吐、腹泻,每日腹泻10~20次,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大便常规正常或偶见白细胞,病程5~7天。
以往对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主要是液体疗法和合理的饮食喂养[4],不能应用抗生素,应用抗生素反而会使肠道菌群失调,抵抗力减弱,食欲减退,导致腹泻迁延不愈,有害无益[4]。
炎琥宁为植物穿心莲提取物——穿心莲内酯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能快速退热,强力抗病毒,可抑制肌苷酸-5-磷酸脱氢酶,阻断肌苷酸转化为鸟苷酸,进而抑制病毒RNA/DNA的合成。
本试验用炎琥宁对55例秋冬季腹泻患儿进行治疗,利用炎琥宁抗病毒作用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结果显示退热及泻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腹泻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两组病例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36%、76.47%,两组疗效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炎琥宁是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有效药物之一。
【参考文献】
1 方鹤松,魏承,段恕诚,等.腹泻疗效判定标准的补充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3(6):384.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47,1294.
3 De Zoysa I,Fenchem RG.Interven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diarrhoeal disease among young children:rotarirus and cholera immuniz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