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正文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茵栀黄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

【摘要】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茵栀黄联合使用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34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茵栀黄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66例采用单服茵栀黄、鲁米那、尼可刹米等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皮肤黄疸消退程度和皮测胆红素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皮肤黄疸消退明显程度和经皮测胆红素值降低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茵栀黄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茵栀黄 新生儿 母乳性黄疸

  资料与方法
    
  我院儿科自2006年9月以来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茵栀黄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68例。
    
  诊断标准:①均为单纯母乳喂养儿;②皮肤黄染出现时间为3~7天,并逐渐加深持续不退大于2周;③黄疸轻-中度为多,重度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④患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及食欲好,生长发育正常,肝脏无肿大,肝功能正常,HBSAg(-),并排除其他病理性黄疸;⑤停喂母乳后48~72小时黄疸明显减退,再哺乳后又加深。随机将患儿分成两组,茵栀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组68例:男40例,女28例;胎龄38.2周±0.5周;就诊时间18.0±4.8天;治疗前经皮测胆红素值205.2~330.0μmol/L(12.0~19.3mg/dl)。对照组66例:男38例,女28例;就诊时间19.0±4.5天;治疗前经皮测胆红素值216.3~321.5μmol/L(12.5~18.8mg/dl)。两组患儿胎龄就诊时间及治疗前经皮测胆红素值等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每日2次,每次半袋,用温水(水温不超过40℃)溶开喂服,另服中药茵栀黄口服液每次3ml,每日3次。对照组单服茵栀黄每次3ml,每日3次,大便次数多(每日多于6次)单服鲁米那或尼可刹米。两组均不停喂母乳,亦不加用其他治疗黄疸的药物和方法。用药5天后用JH20-1B经皮测胆红素仪复查胆红素值。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治疗5天,皮肤黄染明显消退,经皮测测胆红素<119.7mol/L(7mg/dl);②有效:治疗5天,皮肤黄染大部分消退,经皮测胆红素值119.7~171.5mol/L(7~10g/dl);无效:治疗5天,皮肤黄染消退不很明显,经皮测胆红素值>171mol/L(10mg/dl)。
    
  结  果
    
  两组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X2 =15.23, P<0.01。见表1。表1  两组治疗结果[例(略)]

  讨  论
   
  我们应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取得很好疗效。茵栀黄口服液成分有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和屎肠球菌,可调节人体肠道环境,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繁殖,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从而有效地保护肠道,吸收固定和清除肠道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肝肠循环,降低血胆红素浓度。治疗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明显优于单用茵栀黄组。茵栀黄口服液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减少治疗费用,且无需住院,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褚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38-444.

  2 岳玉国,章蕾,俞善昌,等.母乳对肠道菌群与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关系的探讨.临床儿科杂志,2000,18(3):166-167.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BacT ALERT 3D结核分支杆菌快速培养系
    5种狼毒大戟提取物对结核杆菌抗菌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医源性感染及其消毒方法
    13碳尿素呼吸试验在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
    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及产 
    无症状儿童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
    全自动荧光标记DNA测序法检测利福平耐
    短小芽胞杆菌E601抗电离辐射性的研究
    农村成年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
    一起粪产碱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研究
    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对利福平耐
    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导胃上皮细胞白介素8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