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素(血竭素重量=血竭素高氯酸盐重量/1.377)。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批号:20090201)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0.75g,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精密加入3%磷酸甲醇溶液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3%磷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4 阴性空白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除血竭外的其他处方量药材,按制备工艺方法制备缺血竭的阴性样品,按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空白对照溶液。
2.5 系统适用性试验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和阴性空白对照溶液,按上述的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血竭素峰与其他组分色谱可达基线分离,且与相邻色谱峰分离度大于1.5;理论板数按供试品血竭素峰计,在4000以上;而阴性空白溶液色谱中在对照品相应的位置无色谱峰,说明阴性样品无干扰(见图1~3)。
2.6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浓度为0.0061mg/ml的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溶液2、4、6、8、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积分值(见表1),以对照品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见图4),得回归方程为:Y=16738X+2168.5(r=0.9997)。结果表明血竭素在0.01μg~0.06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表1 线性关系考察记录
2.7 精密度试验 精密取上述血竭素对照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连续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积分值,RSD=0.13%。结果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见表2)。表2 精密度试验记录
2.8 稳定性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批号:20090202)溶液10μl,于0、1、2、4、8、16、24h进样,测定其血竭素峰面积积分值,RSD=0.14%。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见表3)。表3 稳定性试验结果
2.9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批号:20090202)溶液5份,分别按上述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其血竭素含量,平均含量为0.124(mg/g),RSD=0.71%。结果表明,本法重现性良好(见表4)。表4 重复性试验结果
2.10 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批号:20090202)约0.375g各6份置50ml容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入浓度为0.00606mg/ml的对照品溶液8.0、8.0、10.0、10.0、12.0、12.0ml,加3%磷酸甲醇溶液适量使溶解,照2.3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同法操作,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血竭素含量,得血竭素平均回收率为97.71%,RSD为0.9%。结果表明本方法加样回收率好(见表5)。表5 血竭素回收率试验结果
2.11 样品测定 按上述条件和方法测定三批样品中血竭素的含量(见表6)。表6 3批样品血竭素含量的测定结果(n=3)
3 讨论
流动相最初曾采用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50:50),结果血竭素峰与杂质峰分离度不符合要求,改用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45:55)后分离度较好,柱效较高。
血竭素极其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故实验中使用3%磷酸甲醇溶液作为溶剂,使血竭溶于3%磷酸甲醇溶液转化为血竭素磷酸盐,增强其稳定性,并使用棕色容量瓶,操作过程注意避光。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回收率满意,因此可作为骨折挫伤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常禹, 牛博.HPLC法测定骨折挫伤胶囊中血竭素的含量[S].中国药品标准,2006,7(2).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2005年版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YBZ06502005[S].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