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青霉素;槟榔;过敏性休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4岁,体质量80 kg,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在门诊行静脉滴注青霉素640万U治疗。青霉素皮试阴性,治疗用药38 h内未出现任何不适及其他不良反应,第3天(38 h后)继续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按规定时间滴注结束后,患者自行进食槟榔1枚(湖南省益阳市某槟榔有限公司加工生产),大约10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头晕、出虚汗、脸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心律不齐、神志不清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症状。即刻给予抗过敏性休克处理:吸氧;分别肌注0.1%肾上腺素1.0 ml和非那根50 mg;氢化可的松200 mg加入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约10 min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呼吸顺畅平稳,脉搏、血压也相继恢复正常。
2 讨 论
由于槟榔果中含有槟榔碱成分,其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可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特别是唾液分泌增加;另外也可增强肠蠕动,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还可能引起冠状动脉收缩;也能兴奋N-胆碱受体,表现为骨骼肌兴奋等。过量进食槟榔果可使体内槟榔碱增高,可引起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等。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在进食槟榔后出现类似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症状,由于体格、体质较虚,加重了槟榔碱的毒性反应,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处理也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