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仪器法对56例糖尿病(DM)尿蛋白定性检查阴性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P<0.05)。结论:常规检测尿mAlb及血液流变学,对DM早期肾小球损害等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糖尿病; 尿微量白蛋白; 血液流变学; 早期肾小球损害
年来,我们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及观察,结果发现,糖尿病(DM)患者早期肾小球损伤有显著的尿微量白蛋白增加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DM组:所以病例全部来自本院住院病人,均为尿蛋白定性检查阴性患者,共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41岁~66岁,平均年龄55岁。
正常对照组:80例,男47例,女33例,年龄40岁~62岁,平均年龄53岁,均为在我院体检中心或门诊体检健康合格者,无DM及高血压等疾病,无脑、心、肾等异常。
1.2 标本收集与检测
受检者留取晨尿5ml送检,并于上午7:30左右抽空腹静脉血5.0ml,置于含肝素纳的专用抗凝管中,立即颠倒混匀,防止血液凝固,2h内测全血粘度,然后置于离心机中,以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测血浆粘度;同时,抽空腹静脉血1.8ml,置于含有EDTAK20.2ml的专用真空管中,立即颠倒混匀,防止血液凝固,2h内测红细胞比积(HCT)。
1.3 方法和仪器
mAlb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在TURBOX仪器(芬兰公司生产)上测定:收集受检者晨尿5ml, 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及时上机检测mAlb;同时, 应用椎管法在SA6000 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北京赛科希德公司生产)上检测血流变各项指标。所用试剂、清洗剂及质控血浆均由赛科希德公司公司提供;HCT测定应用库尔特贝克曼(美国库尔特贝克曼公司生产)5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所用试剂、质控血球及清洗剂均由库尔特贝克曼公司提供。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DM组与正常对照组mAlb检测结果见表1。表1 DM组与正常对照组mAlb检测结果注:*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
2.2 DM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流变检测结果见表2。表2 DM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流变检测结果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1,** P<0.05。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平均孔径为5.5nm,带有一层均匀分布的负电荷。该滤过膜对蛋白质具有体积屏障和电荷选择性屏障两种对蛋白质滤过的屏障作用。Alb是分子量为69KD,半径为3.6μm,Pi4.7~5.5带负电荷的中等分子,是肾小球滤过膜允许通过的一种最小蛋白质,但绝大多数被近曲小管重吸收[1],所以正常人尿中mAlb<20mg/L。
当DM并发肾小球疾病时,肾小球的体积屏障发生损伤,足以使Alb等中等分子量蛋白质通过肾小球,更重要的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中带负电荷的唾液酸和硫酸乙酰肝素等成分减少而使电荷选择性屏障受损,带负电荷的Alb过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致使尿中Alb明显增高[2。
本研究资料显示,DM患者在尿蛋白定性阴性时,尿mAlb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中66.31%的DM患者尿mAlb水平超过正常上限值,提示有早期肾小球损害。与有关文献报道[3]一致。其原因在于长期高血糖使DM患者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等血管活性物质,使肾小管毛细血管张力发生变化,引起肾血流力学改变,使肾小球处于高滤过状态引起肾损害[4]。
从本研究资料可以看出,DM患者全血粘度(200/s),全血粘度(1/s),血浆粘度及HCT均显著增高(P<0.01,P<0.05)。究其原因,在于DM患者高血糖状态使葡萄糖渗透到红细胞内,使其渗透压增高,改变了红细胞的液体流动性,导致红细胞内粘度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