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枳术养胃片 慢性萎缩性胃炎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8月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62例,男46例,女16例;年龄28~70岁,平均51岁;病程2~11年。所有病人均经过上级医院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所有62例病例经胃镜检查,轻度萎缩35例,中度萎缩23例,重度萎缩4例;肠上皮化生12例;均在经过多潘立酮、多酶片、猴头菌提取物及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效果不满意而前来我院要求中药治疗。
方法:嘱患者注意休息,劳逸结合,调畅情志,饮食定时定量,宜温宜软等一般治疗调养外,停用西药,前期给予中药汤剂辨证论治外,另予本院制剂枳术养胃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5片,2周后全部改为枳术养胃片口服,坚持服用3个月。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胃镜检查黏膜恢复正常,无血管透见,病理结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②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胃镜检查胃体局部血管透见1级,病理结果固有膜炎症。
结 果
治疗结束,所有患者饱胀嗳气烧心疼痛纳差等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症状学积分明显改善,临床痊愈26例,显效29例,好转7例;胃镜检查痊愈10例,轻度萎缩43例,中度萎缩9例,无重度萎缩病人,均无肠上皮化生;总有效率100%。
通过比较文献资料,发现枳术养胃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较西药常规治疗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好转率,症状减轻快,症状学积分改善显著的特点,且长期服用后复发率显著降低。
讨 论
CAG确诊主要依据胃镜检查及活检诊断,CAG患者胃黏膜失去正常的桔红色,可呈淡红色、灰色、灰黄色或灰绿色,重度萎缩呈灰白色,色泽深浅不一,皱襞变细,平坦,黏膜下血管可见如树枝状或网状,有时可见上皮细胞增生而成的颗粒,萎缩的黏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可有糜烂灶,胃黏膜中常有肠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1]。
现代中医认为,CAG属中医“痞满”“胃脘痛”“胃胀”“嘈杂”“纳呆”等范畴。病因比较复杂,其发病机理为情志不和,饮食不节,脾胃虚弱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致病因素侵袭后,胃府受损,胃失和降,导致胃气不行,食积于中,湿阻于内,郁热内生,久之气阴耗伤,气滞络阻,形成胃热阴伤气虚,气滞湿阻络瘀的病理环境[2]。
枳术养胃片正是我院已故名老中医杨成武、杨高厚等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上述病因病机特点而创制的中成药制剂。具体药物组成如下:党参、白术(制)、茯苓、甘草、丹参、木香(制)、砂仁、乌药、枳壳(制)、厚朴、百合、白芍、乌梅、黄连、山楂、鸡内金(制)。功能主治:补中和胃、消胀止痛。用于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其中党参、白术(制)、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养胃;木香(制)、乌药、枳壳(制)、厚朴行气宽中除胀止痛;砂仁化湿行气温中,乌药兼有温肾散寒止痛之功;百合、白芍、乌梅养阴生津益胃,白芍兼有敛阴平肝止痛之功;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兼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丹参、山楂活血化瘀消积,山楂、鸡内金消食健胃。综合分析枳术养胃片药物组成,既有益气健脾养胃,又有养阴生津益胃;既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又有温中散寒;既有行气除胀止痛,更有活血化瘀消积止痛;特别是滋养胃阴药物百合、乌梅、白芍酸甘养阴,刺激胃液分泌,防治胃黏膜进一步萎缩;更有活血化瘀之丹参、山楂化瘀消积,可改善微循环和组织营养,促进局部炎症吸收,组织修复和细胞再生,提高胃组织中具有保护黏膜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含量,促进胃黏膜的生长和再生,逆转肠化。故枳术养胃片方药组成切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热阴伤气虚、气滞湿阻络瘀病因病机,故疗效显著,加之服用方便,可长期使用,深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喜爱,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沛田.慢性萎缩性胃炎从瘀毒论治.北京:中医杂志,2005,46(10):735.
2 杨容青.慢性萎缩性胃炎证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