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正文  

针药结合治疗产后腹痛30例

  【摘要】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产后腹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辨证取穴用药。结果 30例患者中,痊愈21例,占70%;好转7例,占23%;无效2例,占7%;总有效率为93%。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产后身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针药结合;产后腹痛(儿枕痛)

  新产后以小腹疼痛为主症者,称为“产后腹痛”。引起腹痛的原因有产后子宫收缩痛、感受风寒腹痛、伤食腹痛及产褥感染腹痛等。《金匮要略》和《女科经纶》等文献记载,由血瘀引起的产后腹痛,又称“儿枕痛”。笔者自2007年8月-2009年8月运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产后腹痛30例,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38岁,最小21岁;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4例;病程最长22天,最短3天。

  1.2 分型标准 根据2007版《中医妇科学》结合临床辨证分为三型[1]:(1)血虚腹痛:产后小腹隐痛、腹软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目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大便干结。苔薄,舌淡红,脉细弱。(2)血瘀腹痛:产后小腹疼痛或胀痛拒按,得热痛减,恶露色黯,量少不畅或狭小血块,舌质暗紫,脉弦涩。(3)寒凝腹痛:产后小腹冷痛,得热痛减,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质黯淡,苔白滑,脉弦紧。

  1.3 诊断要点 根据新产后下腹部阵发性收缩痛,不伴发热,在腹痛时下腹部可扪及隆起的质地较硬的收缩状态的子宫,与产褥感染引起的腹痛鉴别,感染腹痛者伴发热,恶露酱红色,伴秽臭气味,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

  1.4 治疗

  1.4.1 取穴 关元、气海、三阴交、合谷、血虚腹痛者加足三里、肾俞;寒凝腹痛者加命门、关元;血瘀腹痛者加中极、血海、太冲。

  1.4.2 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无菌操作。(1)血虚腹痛:针刺采用补法,先用毫针捻转进针,得气后迅速出针。(2)寒凝腹痛:平补平泻。(3)血瘀腹痛:针刺采用泻法,迅速进针,得气后缓慢出针。

  1.4.3 治疗时间 每日针刺l次,每次留针40min,每5min行针1次。

  1.4.4 中药配合 针灸期间配合口服中药,药物为生化汤加味:当归9g,川芎9g,炮姜6g,桃仁9g,炙甘草3g,生蒲黄12g(包煎)。血虚腹痛加熟地6g,阿胶3g,麦冬3g;血瘀腹痛加红花10g,益母草30g;寒凝加木香9g,川乌3g,肉桂3g(后下)。上述中药每日1剂,5天为1个疗程。

  疗程期间可根据病情需要,血虚加服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血瘀加用益母草膏,寒凝加用艾附暖宫丸等中成药。

  1.5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腹痛完全消失未再复发者;好转:治疗后腹痛消失或缓解,1个月后偶有复发或加重者;无效:治疗后腹痛无任何缓解者。

  2 结果

  30例患者中,痊愈21例,占70%;好转7例,占23%;无效2例,占7%;总有效率为93%。治疗时间最短2天,最长3个疗程。

  3 讨论

  产后腹痛具有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在治疗上应遵循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景岳全书·妇人规》:“产后腹痛,最当辨别虚实。血有留瘀而痛者,实痛也,无血而痛者,虚痛也”。《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中说:“失血过多则气亦虚馁,滞而为痛”。《妇科心法要诀·腹痛证治》中说:“产后腹痛,若因去血过多而痛者,多血虚痛;若因恶露去少,及瘀血壅滞而痛者,为有余痛;若因风寒乘虚入于胞中作痛者,必见冷痛形状”。清《傅青主女科》说:“夫产后亡血过多,血室空虚,原能腹痛,十妇九然。但痛有虚实之分,不可不辨”。如产时流血过多,冲任二脉失养,血少气弱,气血运行不畅,隐隐作痛,即是血虚腹痛。若由血流失畅,寒邪内停所致的疼痛,则为血瘀腹痛,古称“儿枕痛”,宋《妇科大全良方》说:“儿枕者,由母胎中宿有血块,因产时其血破散,与儿俱下,则无患也。若产妇脏腑风冷,使血凝滞在于小腹不能流通,则令结聚疼痛,名曰之儿枕”。本病以血虚、血瘀和寒凝为主,治当分清轻重缓急,把握病机之关键,辨证施治,治标勿忘于本,方能取得全效。

  针刺时应该辨明分型,采取不同针刺方法。“虚则补之”,“寒则热之”,针刺补法具有温养血脉、补益气血的作用,而泻法能够活血祛瘀、疏通经脉。生化汤系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青主治产后诸证之名方,本方配伍精当,药精力专。方中当归辛温滑润,养血活血;川芎补血祛瘀,行气搜风,升清阳而开诸郁,润肝燥而补肝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归芎二药皆为血中之气药,两药相伍则补阴血之虚而行气血之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自我暴露疗法结合反应预防治疗强迫症
    白芷细胞外21kD钙调素结合蛋白的生理功
    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31例
    推拿松肌及整骨手法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心
    浅论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社区康复模式
    中西医结合治乳腺小叶增生症110例疗效
    酶免疫斑点法检测心肌抗体结合吸附试验
    全自动荧光标记DNA测序法检测利福平耐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