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复方中药,即为功用不同的两种药。具备如上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则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故可称中药,并且只在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中药。
为什么强调只有在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中药?因为任何物质均具多种性能,可从多方面利用其性能,如上三点基本内容,只是具体中药性能的一部分表述,即按中医药学的性能表述,故离开中医药学之药物应用时,则不再称中药,中药离开中医药学而使用,最突出事例,则是中药西药化。
(更多医学论文就在仁和医学论文网:www.ablunwen.com)
2.2 西药概念内涵的表述 确定西药概念内涵,首先应当明确,西药乃为西医药学的药物概念,可谓西医药学药物的总称或谓简称,包括单体化合物西药及混合物西药(或称复方西药)。再者,关于西药概念内涵的表述,自然是用西医药学的微观知识来表述。
西药概念内涵的具体表述,笔者之见,应包括三点基本内容:(1)药物本身性能以现代科学的化学、物理学的相应指标和术语表述,如酸性或碱性、空气中稳定或不稳定、固体或液体,水可溶或不溶等;(2)药物功效以现代科学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等的指标和术语表述,如升高血压、肌张力松弛、升高转氨酶、降低血糖、血管软化、抑菌消炎等(具如上两点内容,则为单个西药);(3)多种单个西药配合使用,尽管也考虑各药间关系,如增溶、易出现沉淀、相互间作用的协同与拮抗等,但各药间关系的整体性不强。例如感冒病用药,对于肌肉酸痛,应用解热镇痛药;对食欲不振,用助消化药;睡眠不好,用镇静安眠药;若考虑为病毒感染者,则用抗病毒药;若认为为细菌感染所致,则用抗生素或称抑菌药。感冒时所用上述各类药物,缺其中任何一种药物,则基本不会影响其它种药物作用的发挥。可见西药复方药物的整体性不强,西药是针对人体微观指标异常而用。具备如上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则可按西医药学而应用,故可称西药,并且只有在按西医药学应用时,才称西药。
为什么强调只有在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西药?因为任何物质均具多种性能,可以多方面利用其性能,为上三点基本内容,只是具体西药性能的一部分表述,即按西医药学的性能表述,故离开西医药学之药物应用时,则不再称西药。西药离开西医药学而使用,最突出事例,则是西药中药化。尽管现时西药中药化还不如中药西药化普遍,但现今研究结果表明,确实能西药中药化。
2.3 现代科学化中药概念内涵的表述 中药现代化、现代化中药等概念,现今较常见,笔者亦曾用过,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中药现代化》为书名而出版专著。近些年对此药物概念又加思考,认为此种药物概念并不十分确切。因为“现代”是一种时间概念,难于确切表述和体现医药科学尤其是中医药学的药物—中药概念内涵,“现代”应指现代科学,故应当是中药现代科学化、现代科学化中药等概念。中药现代科学化涉及中药多方面内容,如中药材养植、中药材炮制、中药制剂及生产、中药质量控制、中药功效表述等。上述诸方面的中心则应当是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故现代科学化中药这一概念内涵表述则为核心内容和突出问题,即一种药物具备哪些基本内容或称具备何样标志才称现代科学化中药,则为突出问题。只有明确标志,才能为标志的达到进行实际运作,才能防止被误识而被歧化。
关于现代科学化中药这一概念内涵表述,现今有多说法,此处不准备一一详说,只讲笔者之见。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志有二:(1)现代科学化中药,仍为中药,即仍具中药基本内容(见前),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2)对中药基本内容给予现代科学知识—微观知识的阐述,包括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物质达到分子水平表述,生物活性则以现代科学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等的指标和术语表述。例如中药的寒性,到底哪些类型化合物对人体呈现寒性作用,寒性作用到底影响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变化而体现,其它亦然。作为现代科学化中药标志,以上两点,缺一不可:若缺(1),则不为中药,客观为西药了;若缺(2),则仍为现状或称现存中药,均不能称作现代科学化中药。
为什么强调中药现代科学化的中心为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并且以明确具体标志为突出问题?中药现代科学化为中医药学范畴之事,最终落实在现代科学化中药的获得;仅讲中药现代科学化,因西医药学亦属现代科学,故应防止误识而致中药现代科学化歧化为中药西药化。
3 相关药物概念内涵的表述
中药、西药相关的药物概念很多,且对其内涵有多种认识和表述。择现实突出几种,试谈笔者之见。
3.1 草药与传统药物 草药,笔者对其内涵之见为:尚未纳入任何医药学、仅在民间根据经验而用以防治某些疾病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或谓俗称。故又有民间药之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