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克莫司对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
学意义(t=2.0,P<0.05);实验组再灌注后48、96 h的凋亡指数分别为(28.6±10.1)%、(23.1±14.8)%,与对照组的(38.2±9.1)%、(31.5±9.3)%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1,P>0.05)。 2.3 凋亡调控基因的检测 采用RT-PCR法检测Fas和Bcl-2的mRNA水平,结果如图5,6所示。正常对照肝脏(图5、6第3和第8条带)由于无细胞凋亡而未检测出Fas和Bcl-2的mRNA表达,再灌注后两组的Fas和Bcl-2的mRNA合成均增加,实验组Fas 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cl-2 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表2 大鼠移植肝脏再灌注后Fas和Bcl-2的mRNA表达(略) 2.4 临床肝移植血清ALT、AST、LDH和急性排斥反应 全组肝移植患者术后定期检测血清ALT、AST、LDH,发现他克莫司组ALT、AST、LDH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2.2±4.6)d,明显短于环孢素A组的(17.4±6.3)d(t=5.0,P<0.05)。术后1个月他克莫司组有6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0%(6/63);环孢素A组有7例,发生率14%(7/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P<0.05)。 3 讨论 移植肝脏再灌注时由于钙离子超载,多种水解酶激活而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内环境紊乱,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均受损。内皮细胞受损后ET、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等释放增加,进一步激活炎性细胞释放细胞因子TNF-α、干扰素-γ、IL-1等,上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增加肝脏免疫原性。因此,再灌注损伤不仅可影响移植肝功能,也可增加急性排斥反应的风险[3]。 我们在大鼠肝移植模型中观察到,使用他克莫司后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得到改善,同时TNF-α和IL-1等炎症因子也明显减少。这提示他克莫司能抑制再灌注损伤的炎症链式反应。有文献报道他克莫司可通过与皮质类固醇受体相连的热休克蛋白结合,保护皮质类固醇受体不被降解,与皮质类固醇发挥协同作用减少多种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的生成,降低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细胞黏附分子的合成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已在多种脏器中得到证实[4-6]。本实验证实他克莫司对移植肝脏具有类似保护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凋亡是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病理特征,其发生受多种凋亡调控基因影响。本研究发现移植肝脏凋亡细胞数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Fas mRNA的合成较对照组减少。这提示他克莫司可能通过对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而减少凋亡发生。在临床肝移植中,他克莫司较环孢素A更能有效地降低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除与其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关之外,可能也与其减少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有关。在边缘供者如脂肪肝移植中他克莫司的这种保护作用更为突出[7]。 综上所述,他克莫司有可能通过抑制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因子释放和抑制凋亡来减轻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有助于移植肝功能恢复和急性排斥反应减少。 【参考文献】 [1]Oltean M, Pullerits R, Zhu C, et al. Donor pretreatment with FK506 reduces reperfusion injury and accelerates interstinal graft recovery in rats. Surgery,2007,141(5):667-677. [2]Treska V, Molacek J, Kobr J, et al. Ischemic training and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reduce the intensity of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Exp Clin Transplant,2006,4(1):439-444. [3]纪志鹏,徐克森,刘毅,等.共刺激分子B7-1、B7-2在大鼠热缺血再灌注肝脏表达意义的研究.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6,9(3):151-153. [4]Squadrito F, Altavilla D, Squadrito G, et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甲硝唑的不良反应 下一个医学论文: 常用抗生素在动物及人胆汁中的浓度分布和药效学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