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正文  

严重腹部创伤致腹腔间隙综合征诊治解析

关键词 创伤 腹内压 腹腔间隙综合征 腹腔减压
摘 要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创伤致腹腔间隙综合征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腹部严重创伤68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致腹腔间隙综合征21例。结果:经过对21例患者腹部创伤的及时救护及腹腔间隙综合征的防治,治愈16例,死亡5例。结论: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应常规进行腹内压监测,可及时诊断及预防腹腔间隙综合征,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腹内压(IAP)≥10mmHg称为腹内高压(IAH)。由于持续腹内压增高可影响内脏血流及器官功能导致呼吸、血液动力学参数及肾功能改变,表现为心、肺、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称为腹腔间隙综合征(ACS)[1]。
    ACS在外科危重病状态下已逐渐引起重视,越来越多临床医生也在关注ACS的相关研究和报道。
    下面就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腹部严重创伤68例,其中致腹腔间隙综合征21例,分析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43例,女25例;年龄32~56岁,平均42.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9例,高处坠落伤14例,刀刺伤9例,压轧伤6例。其中脾破裂15例,肝破裂12例,胰十二指肠损伤18例,肾脏损伤8例,胃肠道及系膜损伤6例,胸腹联合伤9例;其中合并四肢骨折5例,膈肌损伤4例。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在16~63之间,平均为35±19,均属严重腹部创伤。此外,有21例患者B超或CT检查可见膈肌上升、腹水等征象,腹内压≥25mmHg。
    诊治方法:严重腹部创伤入院后给予生命支持,依靠症状体征及X线、B超、CT、血液检查等诊断原发创伤的位置和类型;另外常规监测腹内压,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早诊断ACS。本组68例中有21例患者出现ACS。
    在发现ACS后立即行剖腹探查及减压治疗。本组21例合并ACS患者中,开腹行脾切除3例,肝修补2例,左肾切除1例,胃肠道修补2例,结肠造瘘2例,十二指肠修补减压2例,膈肌修补1例;腹腔镜探查及减压术8例。
    结 果
    本组68例严重腹部创伤中,致腹腔间隙综合征21例,其中治愈16例(76.2%),死亡5例(23.8%),术后发生腹腔脓肿2例,肺部感染3例,肠梗阻1例,胰瘘1例。死亡原因:创伤失血性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3例。
    讨 论
    严重腹部创伤致ACS的原因。 因为腹腔内容物相对不可压缩,且局限于腹腔固定的间隙,腹膜后及腹腔内容物体积的轻微增加就会导致IAH,IAH可影响腹内各脏器及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当腹腔内压≥20mmHg时,这些生理紊乱更有临床意义,以致引起ACS[3];严重腹部创伤导致IAH的主要因素是出血,腹部创伤休克的复苏,内脏血管渗漏、缺血再灌注,大量输入晶体溶液,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及氧自由基等综合作用导致脏器水肿,细胞外液增加,病人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内脏器官水肿导致腹腔内压不断升高,从而发生ACS。
    严重腹部创伤致ACS的诊断。 ①创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判断:患者入院后在给予生命支持的基础上,应迅速对创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作出判断。创伤的部位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CT、X线、B超等辅助检查进行判断;创伤的严重程度可根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表进行评估,以便制订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②腹腔内压力的测量:IAP是诊断ACS的基础,因此应正确地测量IAP。腹腔插管或腹腔镜检查可以直接测定腹内压,但这是有创伤的,有诱发感染的危险,不适合危重患者。
    本组68例患者,用间接方法可测定腹内压,即经膀胱内途径测定腹内压的方法。因为膀胱是一个腹腔内结构,膀胱壁顺应性良好,冲入50~100ml液体可使膀胱成为一个被动蓄水池,膀胱内压力变化可以反映腹内压的变化[4]。
    具体操作是:用ICU常用的动、静脉设备测定膀胱内压,连接管、三通管、监护仪、注射器及冲洗液的连接方法也和动、静脉测压一样,只是患者一端连接尿管而不是动、静脉,冲洗液用生理盐水而不是肝素盐水;压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治愈罕见严重复合伤、多发伤一例
    1例腹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护理
    鞘内注射化疗药致严重神经毒性反应的护
    严重低血钾致心跳骤停1例抢救体会
    西宁地区严重创伤患者并发成人呼吸窘迫
    胆囊切除术后7个月反复呕吐 消瘦 腹部
    腹部卒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1例
    直接进急诊手术室抢救严重创伤77例
    重视和加强对严重创伤的早期救治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术后监测
    腹腔镜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
    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作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