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岁,平均(31.83±7.12)岁,病程1~17年,平均(9.24±5.42)年。两组在年龄、病程和治疗前PANSS等方面经统计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入组前首次住院及复发前已停药的患者直接入组。在治疗期间同时合并用奋乃静药物,齐拉西酮的初始剂量为60mg/d,奋乃静4mg/d,一周内加至齐拉西酮120mg/d,奋乃静20mg/d;奎硫平初始剂量为300 mg/d,奋乃静4 mg/d,一周内加至奎硫平600 mg/d,奋乃静20mg/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进行评定。实验开始前对两名量表评定者进行一致性培训。其Kappa=0.82(P<0.01)。同时测定血压脉搏血常规心电图肝功和体重等。治疗结束后重复测定,根据Pappa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好转,≤25%或症状恶化为无效。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后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 疗效评定
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6周后齐拉西酮组痊愈15例,显著进步9例,好转5例,无效1例。奎硫平组痊愈14例,显著进步10例,好转4例,无效2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示,齐拉西酮组显效率为80%,有效率为96.7 %(痊愈+显著进步+好转)。奎硫平组显效率为80%,有效率为93.3%。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2.2 PANSS量表评定
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PANSS量表评定进行分析发现,两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各项因子分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说明齐拉西酮组和奎硫平组对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可靠疗效[2]。但在同一点上两组间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性症状及PANSS总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起效时间均在一周末,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疗效亦显著提高,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齐拉西酮与奎硫平分别于奋乃静合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疗效相当,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 PANSS评分比较(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间同期比较P均>0.05
2.3 副反应量表评定(TESS)
齐拉西酮和奎硫平在合并应用奋乃静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3%(16/30)和46.7 %(14/30),两组之间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动过缓心电图Q-T间期延长2例(6.7%),肝功转氨酶升高12例(40%),粒细胞减少8例(26.7%),静坐不能4例(13.3%)激越2例(6.7%);锥体外系反应1例(3.3%)。奎硫平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体重增加18例(60%);嗜睡4例(13.3%);心动过速6例(20%)。上述不良反应在对症治疗后都能在2周内缓解。均未中断治疗。两组在心电图造血系统肝功能及静坐不能体重增加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
3 讨 论
齐拉西酮和奎硫平都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对多巴胺5-羟色胺ɑ-1-肾上腺素能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对组胺H1具有中等亲和力。奎硫平为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受体拮抗剂。奋乃静为吩噻嗪类的哌嗪衍生物,抗精神病作用主要与其阻断与情绪思维的中脑边缘系统及中脑—皮层通路的多巴胺受体有关。国内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齐拉西酮与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3]。但对这两种新药与传统的老药合并用药的报道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齐拉西酮与奎硫平分别与奋乃静合用,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其显效率分别为80%,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3.3%。说明其疗效肯定。药物起效时间在1周末,2周后显著好转,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精神症状的改善越明显。
结果同时显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3.3%、46.7%。齐拉西酮与奋乃静合用出现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6.7%),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转氨酶升高较单一用药的机率增高[4]。在粒细胞减少方面较奎硫平组高,用药过程中要定期复查血常规,以便及时对症治疗。在对体重的影响方面齐拉西酮合并用药与文献报导单一用药一致[4-5]。而奎硫平合用奋乃静对体重影响较大,在临床上我们尽可能的根据不同的患者需求有选择的使用。齐拉西酮组在静坐不能与激越方面与单一用药的文献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