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正文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平均生存期比较(略)

  3.3 临床受益反应两周期化疗结束后患者主要表现为一般状况改善或疼痛减轻,详见表3。表3 两组临床受益反应(略)

  3.4 不良反应两组共有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和手足症状,见表4,均可耐受,不影响临床治疗。表4 两组消化道反应和手足症状(略)

  4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新患HCC约为626 000例, 其中55%发生在我国。我国每年约110 000人死于HCC, 肝癌诊治形势十分严峻[2]。HCC患者确诊时多处于中晚期或处于肝功能代偿的临界状态,大部分已丧失根治手术和局部治疗(如TACE)的机会,多以对症和姑息治疗为主。就抗肿瘤药物而言,肝癌对化疗的敏感性较差,肿瘤的异质性和肿瘤生物学特性决定个体差异较大,多数认为肝癌是属化疗耐药的疾病之一;加之90%左右的HCC患者都合并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病史,给系统性化疗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至今尚无统一成熟的化疗方案和固定模式可循。目前以卡培他滨为代表的新型化疗药物在肝癌治疗中受到较多关注。

  卡培他滨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口服氟尿嘧啶氨基甲酸盐,以原型通过肠黏膜,在体内按顺序经过三种酶的代谢,最终借助肿瘤细胞内的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转变为氟尿嘧啶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由于TP酶在肿瘤组织中的浓度是正常组织的数倍,因此卡培他滨主要集中在肿瘤组织内发挥作用,提高了治疗的选择性和靶向性。加上使用方便,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等优点,所以临床上常把卡培他滨单药作为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高姑息治疗的一种理想选择。据Patt[3]等报告,应用卡培他滨单药口服化疗原发性肝癌总有效率为17%。本研究中卡培他滨单药化疗组有效率为24.3%,较文献报道略高,可能与病例数相对较多及药物剂量有关。

  康莱特注射液系从中药薏苡仁中提取的薏苡酯。经药理学研究表明,它可使癌细胞停滞于G2、M期,阻滞癌细胞分裂,抑制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癌细胞凋亡[4]。另外,对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有明显逆转作用,明显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加快血管进入衰退期,并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5],与化疗有协同作用。实验研究证实,康莱特能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率达44.1%[6]。经Ⅱ、Ⅲ期临床研究证实 ,康莱特注射液对原发性肺癌、 肝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抗癌作用及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机体免疫功能、缓解疼痛等作用;对肝癌化疗有明显增敏作用[7]。

  本研究中作者采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肝癌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疾病进展时间(TTP)、平均生存期均明显高于单用卡培他滨,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证实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肝癌在提高临床受益率、延长TTP和平均生存期等方面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Burris H A, Moore M J, Andersen J, et al. Improvements in survival and clinical benefit with gemcitabine as first-tim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s cancer: a randomized trial[J]. J Clin Oncol ,1997,15(6):2403.

  [2]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 CA Cancer J Clin 2005,55: 74.

  [3]Patt YZ,Hassan MM,Aguayo A,et al.Oral capecitab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holangiocarcinoma, and gallbladder carcinoma[J]. Cancer,2004,101(3): 578.

  [4]李瑛,石廷章. 康莱特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 中国肿瘤临床, 2002, 29(12):868.

  [5]姜晓玲,张良,徐卓玉. 薏苡仁注射液对血管生成的影响[J]. 肿瘤, 2000, 20 (4):313.

  [6]刘剑仑,埃高莫·比佐,韦长元,等.康莱特注射液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J]. 实用癌症杂志,2001,16(4)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