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两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贵阳医学院学报 35卷 4期沈启琳 美托洛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表2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n,%) (1)治疗组显效与无效比较,P<0.01;(2)治疗组有效与无效比较,P<0.01;(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4)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但患者无明显不适,停用美托洛尔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个类型,其发病机制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的器质性狭窄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出血或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导致心肌供血与耗氧的失衡。如经治疗后能使症状迅速缓解,病情向稳定性心绞痛转变,预后得到改善,若病情进展可能转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有效治疗及减少不稳定心绞痛发生率,对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由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并非首选,所以通过药物治疗稳定病情,为进一步的PCI治疗赢得时机是必要的。
不稳定心绞痛的药物治疗包括改善心肌缺血药、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治疗。地尔硫卓作为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能(1)抑制钙离子向冠脉血管及周围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内流,减轻心肌细胞内的钙超载,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2)通过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使心肌张力降低、小动脉平滑肌舒张及心率减慢,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3)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有益于降低心肌耗氧量;(4)有效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供氧,选择性地扩张冠状动脉,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内膜下心肌灌注[2,3]。此外,地尔硫卓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保护缺血受损的心肌[4]。虽然地尔硫卓有负性肌力作用,但对于心室功能正常的人无心脏指数降低、也无对收缩压持续负性作用,而且口服较静脉用药安全。美托洛尔系β1 受体阻滞剂,直接对抗心绞痛时交感神经兴奋产生的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性作用,降低血压和心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另外交感活性增加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加剧粥样斑块破裂,增加血小板的聚集性,美托洛尔可减少以上原因对斑块的机械应激,降低粥样斑块破裂的危险,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美托洛尔作为冠心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不仅能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有效减轻心绞痛的症状及缓解其发生,还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5]。美托洛尔在控制心绞痛的同时,可预防心肌梗死或复发性缺血,改善患者的预后[6]。
本研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了美托洛尔与地尔硫卓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有效性,而常规应用硝酸酯类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未得到有效控制。原因包括:它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快;用药时间长,持续24 h以上可产生耐药,且不同类的硝酸酯之间存在交叉耐受性,易出现耐药性;对器质性狭窄的冠状动脉,扩张血管的作用是有限的。但临床上此2种药物联用比较关注的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但治疗量未见致命性的心率、血压降低及房室传导阻滞。口服此2种药物对于符合用药指征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下降的程度可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口服美托洛尔与地尔硫卓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用药安全,只要适量正确给药,不会发生明显的与药物相关的严重副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美托洛尔与地尔硫卓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频率和程度,也能显著减少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但有个别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因此使用时将进一步扩大病例,深入观察该治疗方案疗效和安全性,以便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可行性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及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6):409.
[2]许丽华,刘璇,于巍巍.地尔硫卓对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舒张功能及血脑钠素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4):394-396.
[3]陈作元.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2):38-39.
[4]侯子雨,葛树旺,李连东,等.口服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4):384-385.
[5]王远敬.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进展[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23):16-18.
[6]高巍.倍他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