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正文  

血清sCD40L和TGF 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及治疗转归的预测价值

.9846,P<0.05)、ANA高滴度与ANA低滴度患者相比、抗dsDNA抗体阳性与抗dsDNA抗体阴性患者相比,也呈现升高趋势。但对活动性SLE的检出敏感性明显降低,而特异性升高到94.7%(36/38)。表3 以非活动性组±2s作为评判临界值时sCD40L,TGFβ1检测定性结果的分布,Tab 3 Distribution of sCD40L and TGFβ1 qualitative results used ±2s of the inactive group as the normal value(numbers/percent)(略)

  由表2,3分析可知,SLE患者血清sCD40L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GFβ1的阳性检出率,并与病情相关度较高;当以正常对照组±2s(>5.67 μg/L)作为正常值范围时,sCD40L的阳性检出对活动性SLE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活动性SLE的漏判率为33.3%,可作为对SLE活动性进行预测的初筛标准。当以非活动性SLE组±s(>7.95 μg/L)为临界值标准时,sCD40L的检测对活动性SLE的判断有相当高的特异性,可作为高度提示的标准,对活动性SLE的误判率为5.3%。

  2.4 30例SLE病例前瞻性及自身对照研究

  根据以上分析,以正常对照组±2s作为临界值,对另外30例SLE患者,进行sCD40L检测,预测其活动性。同时按SLEDAI评分标准,通过记录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确立其活动性评分。待活动性评分完成后与检测预判结果进行比对。活动性评分结果显示,30例中SLEDAI≥10的活动性者有20例,SLEDAI<10的缓解期或非活动性者为10例,对照sCD40L检测预判结果,其符合率为70.0%(表4)。同时,对其中15例活动期病例进行了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治疗前真阳性11例,假阴性4例;治疗后真阴性10例,假阳性5例。治疗前和治疗后病情活动性判别的符合率分别为73.3%、66.7%。

  如果用非活动性SLE组±s作临界值来校正,17例原阳性者(14例真阳性,3例假阳性)有12例为阳性(10例真阳性,2例假阳性),特异性由70%(7/10)上升至80%(8/10)。因此,血清sCD40L水平高于非活动性SLE组±s时,可视为高度提示SLE活动期。

  3 讨论

  SLE为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体内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导致免疫失衡所致。近年来各种免疫因子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备受重视[7],本文主要研究免疫因子中的TNF/NGF受体超家族成员CD40L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SLE发病中的作用。CD40L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上,也表达于B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上。大量研究表明,CD40CD40L的作用贯穿于B细胞分化与发育的各个阶段,在T细胞依赖性B细胞的成熟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CD40L激发生发中心的CD40分子,使生发中心细胞免于凋亡[8]。 TGFβ1在骨、血小板和成纤维细胞中含量最丰富,是具有多种广泛功能的细胞因子,对细胞外基因表达,基质降解,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凋亡功能具有明确作用。正常机体TGFβ1维持着动态平衡,当TGFβ1分泌过多,会引发多种纤维化等疾病;当TGFβ1分泌过少,又会引发自身免疫反应[9]。因此推测此两种因子在SLE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首先检测了36例SLE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发现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活动期水平又高于缓解期,与文献报道一致[10,11];而SLE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活动期与缓解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相关分析表明,血清sCD40L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TGFβ1水平与SLEDAI无相关,与赵臣等[12]的研究结果相符,与冯小欣等[13]的结果不符。进一步分析显示,SLE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SLE病情(如ANA滴度、dsDNA抗体、肾损害等)的关联程度高于血清TGFβ1水平的关联程度。因此,我们进一步分析了sCD40L异常增高对SLE活动性评判的灵敏度、特异性,当以正常人组±2s为正常值范围时,sCD40L异常增高对预判活动性SLE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66.7%,84.2%,可用作初筛指标;当以此指标进行SLE病例前瞻性及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时,其符合率分别为70.0%,73.3%,66.7%。如以非活动性SLE组±s为临界值标准,则对活动性SLE的预判特异性可明显提高,但敏感性则明显下降。因此,血清sCD40L水平高于非活动性SLE组±s时,可视为高度提示SLE活动期。将此标准应用于前瞻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围术期血清肌钙蛋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两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
    应用血小板计数和血清乳酸脱氢酶预测妊
    黄绿色蔬菜对儿童血清类胡萝卜素水平的
    不同剂量苯妥英钠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临
    颅脑损伤后血清垂体前叶激素甲状腺素水
    黄芪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血清TNF
    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
    无症状儿童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