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爱普利特 乌灵参 老年 前列腺增生 疗效分析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高,几乎所有>65岁老年男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临床单独使用各种抗BPS药物,疗效不满意,某些联合用药方法有效率亦不高。以往,爱普利特联合高特灵被认为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经典用药。本院自2005年8月以来,采用爱普利特联合乌灵参胶囊治疗老年BPH,效果较好。现将一组应用爱普利特联用乌灵参和一组应用爱普利特联用高特灵的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本院门诊的老年BPH患者206例,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与淋漓不净,均经直肠指诊、B超及尿流率检查确诊为BPH。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6例,年龄66~87岁(平均74.6)岁,IPSS(前列腺症状)为(24.43±5.23)分,V(腹部B超前列腺体积)为(43.16±19.23)ml,QMAX(最大尿流率)为(9.33±2.45)ml/s,Ru(剩余尿量)为(51.45±41.62)ml;对照组80例,年龄65~85岁(平均73.4岁),IPSS(23.68±5.76)分,V(42.96±18.57)ml,QMAS(9.49±2.72)ml/s,Ru(51.14±40.95)ml。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爱普利特(江苏联环药业公司生产),5mg,2次/d;乌灵参胶囊(浙江佐力药业公司生产),0.99g,3次/d。对照组应用高特灵(英国雅培制药生产),2mg,睡前服用,2周后递增2mg,2次/d,4周后再递增2mg,3次/d,同时联用爱普利特(用法同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
1.3 疗效判断 疗效判断标准分为4级。显效:IP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40%,Qmax较治疗前增加>55%,Ru较治疗前减少>40%,V较治疗前缩小>6%;有效:IPSS评分减少30%~39%,Qmax增加40%~54%,Ru减少30%~39%,V缩小4%~5%;改善:IPSS评分减少10%~29%,Qmax增加15%~39%,Ru减少10%~29%,V缩小1%~4%;无效:IPSS评分减少<10%,Qmax增加<15%,Ru减少<10%,V无明显缩小。以显效、有效和改善病例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所测各项指标均以(x±s)表示,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4项指标变化 两组治疗16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IPSS评分平均减少3.84分(14.9%),QMAX平均增加1.77ml/s(19.6%),Ru平均减少2.61ml(4.8%),V平均缩小2.03ml(4.6%)。治疗后两组4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疗效指标的比较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显效47例(37.3%),有效71例(56.3%),改善6例(4.8%),无效2例(1.6%),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显效21例(26.3%),有效43例(53.8%),改善11例(13.7%),无效5例(6.2%),总有效率80.1%。两组治疗16周后,均未发生药物毒副反应。
3 讨论
BPH是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BPH的发病机制复杂,一般认为须具备2个条件:老年和有功能的睾丸,即睾丸酮与年龄因素的共同作用。睾丸酮在前列腺内经5α-还原酶的作用转化为双氢睾丸酮(DHT),而DHT与BPH的发生密切相关[1]。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RAS)在前列腺中有表达[2]。RAS是机体的一个重要的循环内分泌系统,也是重要的局部内分泌系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RAS的关键限速酶,可以把无生物活性的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II(AII)。RAS的效应肽-AII与受体结合而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如收缩血管,促进肾皮质释放醛固酮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提高交感神经活性等。Lin和Freeman[3]通过对正常人前列腺细胞给予外源性的AII,发现AII可以促进前列腺细胞的增殖。
爱普利特化学名为17β-(N-叔丁基-氨基-甲酰基)雄甾-3.5-二烯-3-羧酸,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