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临床诊断标准的探讨 |
|
rsal radiocarpal subluxation,DRS),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往往造成晚期腕关节不稳定,影响远期疗效[1~9]。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的X线诊断,多采用月骨中轴线与桡骨远端关节面中点的相对移位[1~3,6]。但这一诊断方法系经验性方法,标准不够严格,因此临床医生在应用中有一定的随意性[10]。由于在Colles骨折中往往骨折线通过关节面并移位,从而无法选择关节面的中点,使确定月骨中轴线与关节面中点的相对位移存在困难。我们通过对临床病例及尸体标本[11]的测量对比,对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探讨。
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与分组 1.临床资料:(1)Colles骨折合并DRS组(简称骨折加DRS组):50例,其中男14例,女36例;左29例,右21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9.24岁;按Frykman骨折分型,Ⅰ、Ⅱ两型占28%,Ⅲ、Ⅳ两型占25%,Ⅴ、Ⅵ两型占7%,Ⅶ、Ⅷ两型占40%。(2)单纯Colles骨折组(简称单纯骨折组):100例,其中男32例,女68例;左50例,右50例;年龄15~86岁,平均年龄44.26岁;按Frykman骨折分型,Ⅰ、Ⅱ两型占42%,Ⅲ、Ⅳ两型占30%,Ⅴ、Ⅵ两型占5%,Ⅶ、Ⅷ两型占23%。(3)正常对照组:100例,其中男49例,女51例;左45例,右55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38.72岁。 2.尸体标本:(1)Colles骨折合并DRS 14例,其中左7例,右7例。(2)单纯Colles骨折6例,左3例,右3例。(3)正常对照20例,左10例,右10例。 二、测量方法 采用X线腕关节侧位片,要求月骨中轴线与桡骨中轴线平行。 1.测量月骨中轴线(月骨近、远侧关节面中点之连线)与桡骨远端关节面中点的垂直距离(简称中点移位)(图1)。 2.测量垂直于月骨中轴线的月骨最大半径(月骨掌侧缘顶点至中轴线之垂线)与桡骨远端关节面掌侧缘到月骨中轴线垂线之比(简称垂线比)(图2),作为辅助了解桡腕关节背侧移位的程度。 三、统计学分析
图1 中点移位测量示意图
图2 垂线比测量示意图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
结 果
临床资料和尸体标本中点移位、垂线比测量结果及其平均值和标准差(直接计算法计算,95%可信区间)见表1、表2。 结果显示:(1)临床资料:正常对照组、单纯骨折组与骨折加DRS组中点移位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其垂线比差异也有极显著性意义 (P<0.01)。正常对照组与单纯骨折组之间相比,中点移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垂线比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2)尸体标本:正常对照组、单纯骨折组与骨折加DRS组相比较,其中点移位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垂线比差异也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单纯骨折组与正常对照组腕关节中点移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垂线比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
讨 论
临床上,对于Colles骨折,医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骨折部分,而容易忽视其是否合并DRS,易造成漏诊或治疗的延误,因此造成患者腕关节不稳定。对于Colles骨折合并DRS的诊断,据文献报道均采用腕关节中立位侧位X线片,以月骨中轴线与桡骨远端关节面中点的相对位移,为诊断Colles骨折合并DRS提供X线片的诊断依据。 Colles骨折较严重的类型,如Frykman分型中的Ⅶ、Ⅷ两型中合并DRS的比率较高[4]。这些患者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的生物力学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股骨远端疲劳骨折误诊教训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