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肺部疾病30例体会 |
|
张德波
[关键词] 手术; 胸部; 小切口; 肺病 [中图分类号] R6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483(2000)04-0255-01
1998年2~12月,我们施行了小切口开胸术(minithoracotomy,以下简称MT)30例,并与常规开胸组比较,显示MT治疗肺部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MT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4~73岁,平均43.17岁,11例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气肿等合并症。行肺楔形切除术3例(肺错构瘤、肺炎性假瘤、肺结核瘤各1例);肺叶切除术24例(炎性假瘤4例,右肺中叶结构不良并感染1例,结核瘤4例,支扩3例,肺瘢痕癌1例,肺癌11例,全肺切除术3例(支扩1例,肺癌Ⅳ期T2N2M1 2例)。切除肺结核瘤及肺癌最大直径分别为11 cm及9 cm。常规开胸组为1998年2月前随机抽取的50例病人,男32例,女18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62.65岁,10例有高血压等合并症。行肺楔形切除术8例,肺叶切除术35例,全肺切除术7例。 二、手术方法:MT组均采用插管全麻,行单肺通气。取标准侧卧位。从腋前线与腋中线第4或第5肋间,于胸大肌后缘至背阔肌前缘之间紧贴肋骨上缘经肋间进胸,切口长度为12~18 cm,若用电视胸腔镜配合,切口长度可控制在6~12 cm之间。 三、结果:MT组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并发症,随访无复发或癌转移,MT组手术时间(173.00±64.79) min,术后住院(12.00±2.44)) d。MT组中10例有合并症,占36.67%,9例术中输血,输血率30%。常规开胸组手术时间(204.88±57.05) min,术后住院(16.38±4.44)d。常规开胸组中术前有合并症10例,占20%,42例输血,输血率84%,有11例(36.67%)有术后并发症,有2例再次开胸(4%),有2例因呼衰死亡(4%)。
讨 论
对比发现,MT组有以下优越性:①手术适应范围较广,因手术创伤小,能对术前有较重合并症患者进行手术。②手术时间缩短,节省了常规开关胸壁手术大部分时间。③术中出血少、输血减少,这不但减少了输血及其费用,并可降低因输血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病率。④术后切口疼痛、胸痛减轻,利于术后恢复。⑤术后胸液量减少。⑥胸管留置时间缩短,可早期下床活动。⑦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降低。⑧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减少了病人的住院费用和时间,提高了医院床位周转率。 我们认为MT是一种可取的微创手术方式,其有如下特点:①经胸大肌后缘至背阔肌前缘进胸,无需或较少切断这二组肌肉,无需切断或切除肋骨,使胸壁损伤最小。②这个小切口可以适当延长转为常规开胸。③距肺门近,便于术中肺门结构解剖和意外情况的处理,便于作肺门淋巴结清扫。④尽管切口小而深,但可应用自制打结器等自制器械及部分胸腔镜器械,使其与常规器械相结合,提高了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⑤胸壁肌肉切断少,不牵拉肩胛骨,对运动系统肌肉和骨骼影响较小,肩关节活动功能受影响小。⑥切口瘢痕位于较隐避位置,对美观影响小。⑦配合照明光源应用,暴露清晰。⑧易于暴露处理肺内病灶。⑨不影响肋间神经丛,不切断及切除肋骨,术后胸痛明显减轻。10操作方便,以单手加器械操作为主,要求解剖清楚,技巧熟练。 据我们的经验及结合国内外报道,我们认为MT在肺部疾病手术治疗中有以下手术适应证:①肺结核瘤;②肺良性肿瘤;③支气管扩张症;④肺囊肺;⑤多囊肺;⑥部分肺癌。
[作者简介]张德波(1960-),男,副主任医师。 张德波(河南洛阳轴承公司总医院胸外科 471003)
上一个医学论文: ZT胶关闭手术切口46例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