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囊内注射移植自体骨髓治疗单房性骨囊肿的初步报告 |
|
效,但有高达35%的复发率[2]。1974年,Scaglietti等[3]报告用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其中仍有20%的复发率和10%的患者无反应,这对负重的长骨来说效果不甚满意。受自体骨髓移植成功治疗白血病的启发,Lokiec等[4](1996)报告囊内注射移植骨髓10例,获得满意疗效。我们于1997年2月始采用该方法治疗小儿单房性骨囊肿12例,随访8例患者超过6个月,效果满意。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997年2月~1998年7月,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经皮囊内注射移植自体骨髓治疗小儿单房性骨囊肿12例。现报告随访时间达6个月以上的8例患者(肱骨5例,股骨颈2例,股骨干1例)。男5例,女3例;年龄6~18岁,平均年龄10岁5个月。随访6~17个月,平均随访11个月。轻微外伤致病理性骨折7例,1例5年前跳远致股骨骨折术后遗留瘢痕,入大学体检时摄X线片发现。就诊前3例(肱骨2例,股骨颈1例)施行1~2次植骨手术,1例肱骨干骺端骨囊肿注射甲基强的松龙7次无效。位于股骨颈病变的患儿有酸痛、跛行症状,肢体不等长不明显。
二、X线检查
常规摄患侧正、侧位X线片,治疗前摄健侧肢体X线片作对照,治疗后每个月摄X线片,骨愈合后间隔2~3个月摄X线片复查。Konica自动洗片机洗片。7例囊腔紧邻骺板,为病变活跃;1例位于股骨干,为病变相对静止。运用VIDAL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KS400软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测定手术前、后X线平片骨囊肿面积、骨灰度等,进行分析。
三、手术方法
取俯卧位,静脉复合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大年龄组),按骨科无菌手术要求消毒、铺无菌巾,在左、右两侧髂嵴中后部至髂后上嵴取穿刺点5~7处,各穿刺点间隔约2.0cm,用16号骨穿针穿刺,注意避开骨骺,进针距离1.5~5.0cm不等,遇外板慢慢旋进至骨穿针固定。取10ml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内用生理盐水(含肝素1∶25000)0.5ml做管壁湿润抗凝,缓慢抽吸骨髓5~8ml,吸入少许空气摇匀,取2~4μl于F-800血细胞仪做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骨髓涂片,并将成人5ml组(用于治疗骨延迟愈合和骨不连)作对照。“C”型臂X线机引导或术前X线平片定位,用骨穿针破入腔内,抽去草黄色透明囊液(骨折后不久呈血性)并化验。勿需对囊壁进一步破坏,将无血凝块之骨髓液排尽空气,注入囊腔,至一定阻力感后停止。注入移植骨髓量平均为35ml(30~65ml)。 术后下肢髋“人”字形石膏固定,上肢超肩关节石膏固定,固定6周后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的放射学观察与研究的现状 下一个医学论文: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 在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病发病中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