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率的标准化 |
|
与0.5),既有两个医院治愈率不同的实质性影响,也有所治病人年龄不同的影响,如果不作标准化,就难以区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差别。 3 标准化死亡比(SMR)和间接法标准化
计算标准化死亡比及间接法标准化率,也是消除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而对率作比较的方法。但适用的情况有所不同。 3.1 间接法标准化的条件 假定某研究员打算比较两个医院T病住院病人的病死率,由于病人的该病期别对病死率有影响,所以应该考虑作标准化后再作比较。以间接法作标准化的条件是:(1)要有两个医院该病的死亡总数。(2)要有两个医院不同期别的该病病人的治疗人数。(3)要有一个作为标准的不同期别的该病病人的病死率。 3.2 标准化死亡比 标准化死亡比(SMR)=实际死亡数/期望死亡数 所谓期望死亡数,是指按某种标准的死亡率和现有的人口数计算出来的死亡数,如果实际的死亡率高于标准的死亡率,SMR大于1;实际的死亡率低于标准的死亡率,SMR小于1;实际的死亡率等于标准的死亡率,SMR=1。 例2.甲乙两个医院对T病治疗后的死亡总数是96和84,两个医院不同期别的该病病人的治疗人数列于表3,并从卫生局获得全市的不同期别的该病病人的病死率数据,也列于表3,要排除病人期别的影响而对两个医院T病的病死率作比较时,应该计算标准化死亡比或者用间接法计算标准化率。不能用直接法计算标准化率的原因是未能获得两个医院各期T病病人病死率的数据。 计算中,可以把全市的不同期别的该病病人的病死率作为标准的病死率。
表3 标准化死亡比及间接法计算标准化率用表
期别 标 准 病死率 甲医院 乙医院 治疗人数 计算死亡数 治疗人数 计算死亡数 Ⅰ期 0.05 240 12 60 3 Ⅱ期 0.16 150 24 100 16 Ⅲ期 0.40 40 16 200 80 合计 0.15 52 99
按标准的病死率计算,甲乙两个医院T病的病死人数应为52和99,而实际上甲乙两个医院T病的病死人数是96例和84例,因此可算得: 甲医院的标准化死亡比SMR1=(96)/(52)=1.84 乙医院的标准化死亡比SMR2=(84)/(99)=0.85 这两个标准化死亡比的意思是:实际死亡数是按表3的标准病死率计算死亡数的1.84倍和0.85倍,1.84和0.85就是标准化死亡比。甲医院比标准的病死率高,而乙医院比标准的病死率低。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阑尾炎的螺旋CT诊断 下一个医学论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大肠癌浸润 转移 预后的关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