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拟生理的重睑成形术 |
|
,手术的目的是将联合筋膜与上睑皮肤缝合,达到这种粘连的效果。“肿眼泡”单睑者,将丰富的脂肪及下垂脂肪囊修剪至充分暴露联合筋膜,再予缝合建立粘连。
3 手术方法
3.1 面部皮肤消毒后,一般距睑缘8mm,设计重睑线,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 3.2 按重睑画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切口剪除相当于睑板上缘的窄条匝肌,暴露睑板前筋膜;紧贴睑板前筋膜向上剥离,显露眶隔脂肪囊后壁向前转折部与上睑提肌的下行纤维融合为较致密的筋膜处,即联合筋膜。如属“肿眼泡”者,剪开眶隔囊前壁,剪除膨出脂肪后充分止血,修剪脂肪囊后壁至联合筋膜处。 3.3 剪除匝肌时,尽量不损伤内外眦血管,如见中段匝肌下有纵向小血管,也尽可能保留1~2条。 3.4 沿切口线修剪充分暴露联合筋膜,将切口皮缘直接与联合筋膜间断缝合;在内外眦没有联合筋膜处,可将皮缘与深层组织间断缝合,全睑约缝合6~7针。
4 临床结果
本法共施术1?380例,2?290只眼。回访857例,1?386只眼。一般在6天内局部消肿,1~2个月恢复正常,睁眼时重睑弧度满意,形态逼真,闭眼时重睑皱褶不显,比较平整,无明显人工痕迹。
5 讨论
为了探讨符合生理的重睑成形术式,我们对200例(400侧)先天性重睑进行了细微观察和研究,发现在睁眼时上睑呈现具有曲线美的重睑皱褶和生动的双眼皮,而在闭眼时上睑皮肤却平整舒展,并不显重睑。对照传统的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做法将睑板前匝肌和脂肪作彻底剪除,使睑板完全裸露,靠重睑线至睑缘的菲薄皮瓣与睑板发生病理性粘连,以及依赖切口缘强行缝合于睑板或睑板前筋膜形成重睑的做法,发现有以下缺点:①将上睑皮下深层能够保留的大量组织切除后,致重睑线上下方组织厚度形成明显差异,再由于睑缘皮瓣与裸露的睑板发生广泛性粘连,术后所形成的重睑不仅形态不美观,而且会发生瞬目无力或迟缓,闭眼时仍显露重睑皱褶,显然不符合生理要求。②由于切除组织过多,损伤了实际可以保留的微细血管,局部血循环和淋巴回流受到影响,故术后肿胀期长。我们针对该术式存在不足之处,结合上睑应用解剖,遵循微创术原则[4],在不影响重睑成形的前提下,为了显露联合筋膜只修剪窄条状匝肌,最大限度保留大部分匝肌和匝肌下脂肪,而“肿眼泡”主要为眶隔脂肪增多引起,剪除匝肌和匝肌下脂肪量多少,不影响其手术效果。术中我们还主张保留上睑的微细血管,目的是维持睑缘组织有良好血循环,有利于术后早期消肿。根据重睑成形机理,采用切口缘与上睑提肌向下延伸的联合筋膜相缝合形成的重睑,术后在开眼时显现生动活泼的重睑线,而闭眼状态下提上睑肌松弛,对重睑线不产生牵拉,因而重睑线不显,酷似天生的双眼皮。况且,由于睑板前组织极少损伤,形态非常自然。本法的优点在于组织切除少,损伤小,术后消肿快,而且瞬目动作灵活,外形美观,生动自然,符合生理要求。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法隆乳18例报告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脑干损伤早期白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改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