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

方志沂

  乳腺囊性增生病(cystic hyperplasia)是乳腺增生性病变中的一种或增生过程中的一个临床阶段。因其组织病理学表现较为复杂,故在百多年来对该病研究认识的过程中,命名也较为混乱,诸如纤维囊性病、乳腺结构不良、周期性显著性乳腺病、乳腺腺病、乳腺上皮增殖症等不下10余种。但从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改变、尤其与乳腺癌有一定相关性的角度考虑,称其为乳腺囊性增生病为宜,既点明了乳导管扩张成囊和乳导管上皮增生两种具有主要临床体征的病理学改变,又有增生过度与发生癌有相关性的含义。

1 病因
  一般认为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主要是卵巢内分泌失衡。众所周知,乳腺组织随月经周期中不同阶段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升高和下降发生着周而复始的增生与复原,在此漫长的周期性变化中,激素水平和比例的失调,势必导致腺体的增生过度或复原不全。在青春前期和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的妇女中该病少见,以及给动物注射雌激素可诱发乳腺囊肿的实验结果等,也都支持上述发病机理。近年又有一些研究发现催乳素、甲基黄嘌呤物与乳腺增生有一定相关性,故而认为,该病极可能是多种激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其他一些因素的关系,诸如妊娠哺乳史、饮食成分以及精神因素等,目前尚不肯定。

2 临床表现
  本病多在40岁左右确诊,病期较长,平均2~3年以上,最重要的体征是乳房腺体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局限性者有时类似肿块,增厚区大小不随月经周期变化。形成的囊肿直径多在1cm以下,一般均为多发性,大者可达数厘米,触诊常呈多结节感。本病伴明显疼痛者不足1/2,且多不严重,常为局部隐痛或刺痛。该病约15%左右合并有乳头溢液,可单管或多管口发生,多为浆液性或浆血性。

3 病理学改变
  肉眼下,可见病灶腺体内大小不等、软硬不一的囊肿,微小囊肿仅在镜下可见。囊壁薄厚不一,呈灰白色或蓝色。囊内含清亮透明、淡黄、混浊稠绿或褐色血性液。囊肿内壁可见颗粒状或乳头状肿物突向腔内,体积大时可填满囊腔。大囊内可含有多个小囊,蜂窝状互相沟通。囊肿之间或邻近组织常见多少不等的灰白或灰粉色颗粒状隆起区。镜下组织改变主要有①囊肿,②导管上皮增生,③腺管型腺病,④大汗腺样化生,⑤乳头状瘤病。中小导管及末梢导管上皮增生呈乳头状结构。依增生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表现为导管轻度扩张,上皮增生形成低而稀的简单乳头,表面被覆1~2层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明显可见。中度表现为较多的乳头,常互相连接成网,被覆3~5层腺上皮细胞,甚至占据大部管腔,但细胞无异型,肌上皮清楚。重度则表现为导管明显扩张,乳头拥挤密集,间质少,分枝复杂,被覆6层以上腺上皮,甚至形成实性细胞区,排列极性部分紊乱,细胞可有轻度异型,肌上皮细胞仍可见到。此三种程度可同时存在,而其中重度者与乳腺癌关系密切[1],此为该病一重要生物学特性,亦为本文讨论之重点。另外,在病灶内还可见到间质或导管周围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与上述5种表现常同时伴随出现,并有一定依存转化关系,病理检查时要注意主要成分,尤其要仔细观察有癌变趋向的导管上皮增生和乳头状瘤病。

4 与乳腺癌的相关性
  囊性增生病的发生与女性激素关系密切,而乳腺癌与性激素的密切相关性也早已明确,例如妊娠哺乳期乳腺癌进展迅速;卵巢去势可减弱乳腺癌的生长势能;以及动物实验雌激素可诱发乳腺上皮增殖等,均支持这一观点。理论上,乳腺癌与囊性增生病具有同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这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一直被人们关注。流行病及病因学、以及病理学工作者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1)回顾性调查。即对乳腺癌病人过去是否患过囊性增生病进行统计学分析,例如Haagansen统计了1544例乳腺癌,明确有囊性增生病历史者仅9例(0.6%),似乎表明两者之间无明显关联。但这种分析方法可信度不足,在乳腺癌病人中,即使曾患过囊性增生病,也肯定有为数不少并不知晓。大量女性尸检资料也证明,生前“健康”的女性中,“隐性”囊性增生病的发病率颇高。例如Franzas报告的100例19~80岁女性尸检结果,55%见镜下囊性病,而且其中25%为双侧性。Frantz的225例生前“无乳腺疾病妇女”尸检中也发现53%可见囊肿变。更有Borchardt等报告一组40岁以上生前“无乳腺病妇女”尸检,囊性病发生率竟高达93%。囊性增生病在“健康”妇女中发病率如此之高,虽然并不表明一定是癌变的前期,但可说明实际上乳腺癌病人过去曾患囊性增生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疏肝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
    胰腺乳头状囊性实性瘤一例
    20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 B超图像与病理结
    完美饮食计划远离乳腺癌
    遗传性乳腺癌 卵巢癌综合征的易感基因
    中西医结合治乳腺小叶增生症110例疗效
    乳腺结构不良症囊性增生期诊疗探讨 附
    乳腺结构不良症囊性增生期诊疗探讨 附
    小切口切除面部皮脂腺囊肿
    乳腺癌癌前病变和早期癌乳腺癌的癌前病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
    乳腺非典型性增生的临床诊治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