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乳腺癌癌前疾病的临床筛查手段评估

姚榛祥

  早在1858年Virchow于其著作《细胞病理学》中提出“癌是细胞的疾病”,换言之,癌细胞由正常细胞演变而来。近年的分子水平研究认为,基因突变或调控失常是正常细胞转变为恶性细胞的关键。长期以来临床发现有不少疾病,在刺激因素长期作用下,通过间变、不典型增生、恶变等癌前病变形式,可能发生该器官癌。不言而喻,临床上对癌前疾病、癌前病变和癌症易于混淆或漏诊,加强这类癌前疾病的筛选,实际上对肿瘤的“三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乳腺癌癌前疾病的评估
  严格讲,凡是乳腺的先天性结构异常、慢性炎症、增生性病变、良性肿瘤等,如巨乳症、乳晕湿疹、慢性乳腺病(囊性增生病)、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腺瘤等,都有机会形成乳腺癌。其中尤以慢性乳腺病、乳管内乳头状瘤和乳晕湿疹发生癌前病变的机率稍多,并易与乳腺癌相混淆,临床上视之为乳腺癌癌前疾病。凡乳腺呈现组织增生块、乳头溢液、乳晕湿疹样改变的病人,都要考虑系单纯慢性乳腺病、乳管内乳头状瘤、乳晕湿疹;抑或已并发不典型增生、恶变等癌前病变;还是乳腺癌、乳管内乳头状癌、乳头乳晕湿疹样癌(paget disease)。简言之,对乳腺癌癌前疾病的诊断,即是早期乳腺癌的筛选过程。
1.1 慢性乳腺病
1.1.1 临床表现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体内女性激素紊乱有关。月经前由于内分泌刺激引起乳腺腺体组织增生、活跃,月经后乳腺恢复到静止状态,若黄体酮缺乏或减少,可造成乳腺增生复旧的周期异常,发生纤维化。而垂体前叶激素分泌过多,卵巢激素的减少均可引起黄体酮分泌紊乱。但作为靶腺体在组织学上的复杂性,除取决于内分泌状况外,与许多其它因素如环境、应激、饮食、月经初潮和经产情况等相关。
  本病多发于中年妇女,绝经后很少发生。常在月经前感到乳房疼痛,月经后缓解,肿块随之缩小。约6.5%~20%在经前可有乳头溢液,但血性液分泌少见。囊性增生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可单发或多发,以双侧多发性较常见。外上象限为好发部位,扪诊感到较正常乳腺组织稍硬的肿块,可有轻压痛,表面稍有不平或小结节感,边界不清楚,与皮肤和胸壁无粘连,乳头也不内陷。临床上可分为三型:
  弥漫硬结型:乳腺整体呈弥漫性硬结,较正常乳腺稍硬,边界不清,可有轻压痛。
  腺瘤型:硬结多在2cm以下,质地中等,边界不清,多无压痛,常为多发性。最易与乳腺癌相混淆。
  囊肿型:多呈单发,较大者隆起呈球形,边界较清楚,可推动,有弹性或波动感,可有轻压痛。
1.1.2 潜在危险性 从本病与乳腺癌并存,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两者在病理学上有较密切的关系。因慢性乳腺病在妇女中十分常见,虽癌发生率不高(2.5%~3.1%),但就其数量而言并不算少,故本病视为重要的乳腺癌癌前疾病。1976年Gullino报道乳腺增生病变的癌变倾向与其诱发新生血管的能力有关[1]。乳腺增生病变诱发新生血管率28%(乳腺癌为65%)。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近年报道从正常乳腺经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至乳腺癌,其诱发新生血管率逐渐增大,但诱发新生血管能力不是由于乳腺增生程度所致,而是与内在的癌变倾向,即与生物行为有关。
  随着合成雌激素在药物避孕,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替代治疗,以及为美容目的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因而对外源性雌激素是否会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已被关注。为探索外源性雌激素与乳腺癌危险因素关系,作者等将雌性大鼠分别喂以己烯雌酚或复方炔诺酮,持续3个月后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外源性己烯雌酚可影响血清的性激素水平,加速乳腺上皮DNA复制,增加AgNOR计数和ER含量,成为乳腺癌危险因素之一,但并非所有的增生性病变均存在不典型增生。而国内常用避孕药复方炔诺酮尚不足以证实有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2 乳管内乳头状瘤
  本病为乳腺导管内上皮细胞覆盖的良性肿瘤。可位于输乳管,也可在较小的导管;可单发或多发;可有蒂也可无蒂;通常5mm左右,较大者都位于囊性扩张的导管内。有认为与慢性乳腺病一样受雌激素异常刺激所致,两者常同时存在,好发于中年女性。乳头血性溢液为其重要表现,也可在乳晕区扪及中等质地的结节。以往过分强调本病的多发性和恶变行为,手术扩大化。现认为乳管内乳头状瘤恶变的机会较小,切除后复发和转移罕见。但必须注意乳头状瘤细胞丰富,冰冻切片诊断困难,当乳头状瘤陷入导管壁,易误认为浸润和恶性变。
1.3 乳头乳晕湿疹
  Sir Paget首先描述了乳头乳晕湿疹样癌,并认为与皮肤湿疹有关。随后研究认为表皮内的P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胰腺癌组织微卫星DNA不稳定与肿瘤临床
    疏肝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
    线虫死亡基因同源物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
    20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 B超图像与病理结
    完美饮食计划远离乳腺癌
    子宫内膜腺癌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
    遗传性乳腺癌 卵巢癌综合征的易感基因
    中西医结合治乳腺小叶增生症110例疗效
    糖尿病与胰腺癌关系的临床分析
    乳腺结构不良症囊性增生期诊疗探讨 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