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甲亢危象征象者,给予10%碘化钾10ml加入10%葡萄糖中静点,同 时给予氢化可地松静脉注射。

2 结果
  本组病人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围手术期死亡,无甲亢危象及 心脏功能障碍发生。有2例病人术后发热(体温超过38.5℃)及脉快(脉率超过100/min),经 镇静及碘化钾静点等治疗而缓解。术前有35例(46%)经抗甲亢治疗后心脏病治愈,术后1个月 内有23例(30%)心脏病治愈,包括房颤24例,肺动脉高压27例,心脏扩大3例,心衰3例,室 性早搏1例。围手术期内甲亢性心脏病总治愈率为76%(58/76)。

3 讨论
3.1 甲亢性心脏病的原因及表现
  甲亢性心脏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其主要机制有两个 [2]:第一,甲状腺激素通过刺激特殊的核受体直接发挥其对心肌细胞膜的作用,从而 导致特异的信使RNA的产生。进一步研究还证实甲状腺激素能活化心肌细胞核外的位点而且 能直接改变胞浆内膜的功能。第二,通过改变肾上腺能受体的功能和(或)密度从而改变对交 感性刺激的反应,使得甲状腺激素与交感神经系统相互作用。通过T3特异的心肌酶甲状腺 激素可增加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力。而甲亢性心脏病时左心室肥大则可能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心 肌蛋白合成的刺激或由于甲状腺毒症使心脏工作负荷加重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 的影响表现为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及心脏输出和心肌收缩力增加[3],导致心率增快 、脉压增大。甲亢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房颤、心脏扩大、二尖瓣功能异常、肺动脉高压、心 衰和心律失常等。不同于其它器质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多为可逆性的[4],甲 亢治愈后心脏病多可恢复。
3.2 围手术期的处理问题
  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有赖于甲亢的治疗,目前甲亢的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131 Ⅰ及手 术三种。抗甲状腺药物如丙基硫氧嘧啶通过抑制过氧化酶活性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且 还可抑制5'脱碘酶的活性,降低外周组织T4的脱碘,使T3生成减少,从而控制甲亢症状 。同时,抗甲状腺药物还能使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减轻,胸腺缩小,减少长效甲状腺刺激素 (long acting thyroid stimulator,LATS)和TSH受体抗体(TSH-receptor antbodies,TRAb) 。但无论如何改变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药物治疗的持久缓解率仅为40%左右[5]。 经抗甲状腺药的治疗可使T3、T4水平降至正常,甲亢症状明显缓解,并且使大部分病人 甲亢性心脏病在术前得到治愈,为手术提供了有效的保证。房颤是较常见的甲亢心脏病,如 不伴快速室率可安全度过手术期,经抗甲亢治疗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多可转律,本组24例手 术后房颤均恢复正常。如手术后半年内仍不能恢复可采用电复律,但应注意房颤时心耳内易 形成血栓,脱落后造成栓塞,可给予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心功能衰竭为手术的禁忌,本 组3例心衰病人中,1例经抗甲亢治疗心功能恢复正常,另2例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同时加用 甲状腺片,使心衰治愈。甲亢性心脏病心功能衰竭是由于甲状腺素刺激心肌收缩力增强,心 脏负荷增大,经抗甲状腺治疗后,病人血中T3、T4、TSH恢复正常,甲状腺激素对心肌 的刺激减弱,心脏射血能力下降,反而出现心衰等一系列甲状腺激素相对缺乏的症状,即所 谓甲状腺功能正常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6],此时给予甲状腺激 素治疗有助于心功能改善,本组2例心衰病人经甲状腺片治疗后心衰缓解。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胰腺功能变化的临床
    完全性甲状腺异位症二例诊治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甲状腺乳头状及滤泡状癌的手术范围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的几个
    高碘对豚鼠脑和甲状腺细胞凋亡及调节基
    甲状腺炎的外科意义
    颅脑损伤后血清垂体前叶激素甲状腺素水
    外科危重病人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的研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
    亚急性甲状腺炎3例误诊分析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及治疗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