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丙酚对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
|
张良成 杨锡馨 林财珠
本文旨在研究异丙酚对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后兴奋性毒性介质及Ca2+超载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其脑保护作用和可能的机制。
材料与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无缺血对照组(Ⅰ);脑缺血30分钟组(Ⅱ);异丙酚给药脑缺血30分钟组(Ⅲ);脑缺血30分钟再灌注60分钟组(Ⅳ);异丙酚给药脑缺血30分钟再灌注60分钟组(Ⅴ)。大鼠脑不完全缺血再灌注模型参照有关文献制作。两异丙酚给药组以微量输注泵先给予2.0mg*kg-1*min-1异丙酚和1.0mg*kg-1*min-1维库溴铵,5分钟后异丙酚减为1.0mg*kg-1*min-1维持;非异丙酚组给予2.5mg*kg-1*h-1芬太尼和同上剂量的维库溴铵。整个实验中,各实验大鼠均以小动物呼吸机给予机械通气并以白炽灯照,保持肛温37℃。 达到实验条件后,分别取各大鼠脑皮质根据文献测定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及Ca2+和水含量。
结果
脑不完全缺血30分,脑皮质Glu、Asp、Gly及Ca2+和水含量明显升高,再灌注60分,Glu、Asp恢复,Gly仍维持较高水平,而Ca2+和水含量进一步增加。异丙酚给药缺血30分及再灌注60分两组脑皮质Ca2+和水含量明显低于非异丙酚给药组(均为P<0.01),异丙酚也降低缺血30分时Gly含量(P<0.01),并使再灌注60分时Gly接近末缺血组(P<0.05),但对Glu和Asp变化无明显影响(P<0.05)。异丙酚对Gly的影响与其对Ca2+影响呈相关性(r=0.609,P<0.01)。
讨论
Glu、Asp等兴奋性氨基酸(EAA)毒性作用主要通过NMDA受体介导过量Ca2+内流而产生。现已明确NMDA受体为一复合物,包含EAA激动位点和Gly的调节位点,必须同时有Gly存在下,EAA才能激活NMDA受体,并使其调控的Ca2+通道大量开放。正常情况下,NMDA受体上的甘氨酸结合位点处于不饱和状态,内源性和外源性甘氨酸含量升高均可使NMDA受体对EAA反应的敏感性增高,为EAA提供兴奋毒性环境。有研究证实防止缺血后Gly异常升高,有助于降低EAA的毒性。本研究发现,异丙酚对脑不完全缺血后脑皮质Glu和Asp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脑缺血后Gly升高程度,并使再灌注后较早恢复至基础水平。 Ca2+超载可介导多种病理情况下的细胞死亡,故称钙超载为细胞死亡的共同通路。实验证实脑缺血后EAA激活NMDA受体调控的Ca2+通道,是缺血再灌注后细胞Ca2+超载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发现异丙酚可明显降低脑缺血及再灌注后脑皮质Ca2+含量,并且其改变与异丙酚对Gly的影响呈相关性。因此,认为异丙酚可能通过对Gly的影响降低NMDA受体对EAA的反应效能,减少Ca2+通道开放数量,减轻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钙超载和脑水肿程度,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单位:350005 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收稿:1997-08-22 修回:1998-02-06)
上一个医学论文: 赖氨匹林与哌替啶治疗癌性疼痛45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若干问题及对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