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咪唑安定用于预防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术中应激反应的观察 |
|
范雪梅 丁斌 张炳熙 刘颖
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常感镇痛效果不够完善,其疼痛或不适可引起机体较强的应激反应。本文观察了一组颈丛阻滞加用咪唑安定用于甲状腺手术的病人,并对血浆皮质醇及血糖进行了对比观察。
资料及方法
成人择期甲状腺手术38例,ASAⅠ~Ⅱ级,无内分泌代谢疾患。随机分为M组(咪唑安定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不用术前药,入室后10分钟和肿物切下即刻两次取血检测血浆皮质醇和血糖,并记录这两个时间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所得数据分别称为基础值和术中值。取血时通告病人,以引起其对穿刺的注意。 M组在颈丛阻滞前5分钟静注咪唑安定0.07mg*kg-1,待病人处于镇静2~3级时,开始颈丛阻滞(镇静以5级划分:(1)完全清醒,定向力好;(2)瞌睡;(3)闭目,回答问题清楚;(4)入睡,轻推可醒;(5)入睡、不能唤醒。)〔1〕,术中酌情追加咪唑安定以维持镇静深度。颈丛阻滞均为C4一点法,以抬头困难,皮肤C2~4区域针刺无痛觉作为阻滞满意的标准。术后两小时以病人能否回忆颈丛阻滞及术中取血作为对术中遗忘的指标。以VAS评价术中麻醉效果。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及做梦情况。本实验所得数据以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认为有显著差异。
结 果
见附表。 平均手术时间65.54±12.23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组咪唑安定平均用量0.1mg*kg-1。两组MAP、HR、血糖和血浆皮质醇浓度基础值无统计学差异,M组肿物切下即刻MAP、HR、血糖较同组基础值轻度升高,皮质醇稍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以上项目术中值均显著高于同组基础值,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0.01)。 M组全部病例术中闭目,表情淡漠,但对语言指令反应准确,处于镇静2~3级,对照组则全部处于警觉状态。 术后2小时随访,M组全部对颈丛穿刺没有记忆,16例(80%)对术中取血没有记忆。对照组全部对以上操作清楚记忆。术后VAS评分:M组0.89±1.17,对照组2.8±1.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中除对照组1例发生恶心呕吐外,余未见恶心呕吐、头晕、做梦等。
讨 论
本实验颈丛阻滞后,麻醉效果两组相似,但对照组处于清醒警觉状态,可以认为对照组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与心理应激有关。实验组加用了咪唑安定,术中血液动力学及应激性激素水平稳定,镇静、镇痛效果提高、遗忘良好,均提示在相同麻醉效果基础上,由于咪唑安定的中枢镇静作用,抑制了病人对手术的心理性应激,有利术后恢复和心理保护。实验组Ⅰ例病人注首次量后发生镇静过深,可能与年龄较大有关,提示老年病人剂量应酌减。我们体会满意的阻滞效果和避免镇静过深,是镇静镇痛术成败的关键。
(收稿:1997-08-22 修回:1998-02-05)
附表 两组术中血液动力学及应激性激素水平的变化(±s)
血压(kPa) 心率(次/分) 血糖(mmol/L) 皮质醇(pg/L) 基础值 术中值 基础值 术中值 基础值 术中值 基础值 术中值 对照组 13.9±2.3 17.2±1.6* 80.1±9.7 107.8±11.4* 4.2±1.0 5.9±1.7* 124×103±76 182×103±110** M组 13.8±1.0 15.3±1.4 82.6±13.2 92.6±13.9 4.2±1.3 4.5±2.5 127×103±35 101×103±84
两组比较,*P<0.05,**P<0.01 作者单位:作者单位:100730 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范雪梅、丁斌、张炳熙),本院生化室(刘颖)
上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心脏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 氧供 氧耗和脑氧合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激光心肌血管重建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管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