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细胞与 2 |
|
亚单位之一的MHC-Ⅰ类抗原在人类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免疫识别作用〔7,18〕。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参与的免疫反应中,MHC抗原起重要的细胞间介导作用〔19〕。CTLs只有在肿瘤细胞表达MHC-Ⅰ类抗原时才能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肿瘤相关抗原而对其进行溶解杀伤。所以,β2m的弱表达有利于肿瘤细胞逃避T细胞介导的免疫监视。 实验表明,细胞感染病毒后,其表面MHC-Ⅰ类抗原的缺失可以避免该细胞被免疫清除。用高致瘤性的腺病毒12感染鼠胚细胞后,由于MHC-Ⅰ类抗原明显减少,细胞能逃避用同种抗原激活的CTLs的免疫破坏〔4〕。 2.3 肿瘤细胞β2m缺失或弱表达的临床意义 诊断肿瘤可用检测β2m阴性细胞的方法予以诊断。李同度等〔20〕用其诊断膀胱肿瘤获得较好效果,认为此法具有早期诊断、阳性率高的优点。此外,还可使用此法根据β2m丢失情况对某些系统中不同类型细胞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在某些肿瘤中,β2m阴性者具有较大的侵袭性、复发率和死亡率。如β2m和ABO(H)抗原联合检测可作为移行细胞癌侵袭性的标志〔12〕。Levin等〔8〕发现在估计肾癌预后上,Ⅰ期β2m阳性者存活期明显长于β2m阴性者。Sanders等〔12〕认为β2m阳性的膀胱肿瘤对腔内卡介苗灌注反应较好,复发率也较低。 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提高肿瘤细胞被免疫细胞识别的程度,即提高其免疫原性,有利于抑制肿瘤的发展。基因导入或干扰素-γ处理可以提高β2m表达以及CTLs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16,17〕,并可使肿瘤细胞致瘤性降低。β2m作为MHC-Ⅰ类抗原亚单位之一,对维持后者的功能完整性必然有着影响。应用基因导入方法使β2m得以阳性表达,对肿瘤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
作者介绍:陈晓春:审校者 作者单位: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武汉,430022)
参考文献
1 Gussow D,Rein R,Ginjaar I,et al.The human β2-microglobul in gene primary structure and definition of the transcriptional unit.J Imm-unol,1987,139:3132~3138 2 郑昌学,吴安然译.分子免疫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45~154 3 姚宏震.β2-微球蛋白--基础与临床(综述).锦州医学院学报,1981,2:60~6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胆肠内引流术式的选择与临床评价 下一个医学论文: 侧卧位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