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胆肠内引流术式的选择与临床评价

临床资料,结合近年文献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990年12月至2000年3月我院为536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了不同路径的胆肠内引流术。其 中男性353例,女性183例,年龄9~91岁,平均(53.1±13.4)岁。其原发疾病以复杂的肝内 胆管结石并肝门胆管狭窄(279例,52%)为多见,其次是无法切除的壶腹部周围肿瘤(108例, 20%),再次是肝门部胆管癌(96例,17%)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及Caroli病(53例,12%)。按 手术治疗意义分为两类:①病变切除后的胆道重建,包括胆道肿瘤切除(53例)、胆道炎性狭 窄修复(258例)、胆管囊肿及Caroli病切除(53例),计364例(68%);②无法切除病变的姑息 性内引流,计169例(32%)。
  本组病例采用的胆肠内引流术方式见表1。为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大部分胆肠内引流术 病例均通过吻合口置放支架管引流。其中以U管为最多,其次为T管或导尿管,以及通过肝面 的Smith管。

表1 本组病人胆肠内引流的术式


手术术式 例数(%)
肝外胆管或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Y吻合 302(56)
其他多种路径的肝内胆管空肠Roux-Y吻合
 1.肝方叶切除、左或右侧肝内胆管整形,
  肝内胆管空肠吻合
38(7)
 2.左半肝切除,肝内胆管空肠吻合 43(8)
 3.左外叶肝切除,肝内胆管空肠吻合 37(7)
 4.右侧肝叶、肝段切除,
  分别同右前叶和右后叶肝内胆管空肠吻合 33(6)
 5.肝圆韧带径路左侧肝内肝管空肠吻合,以及部分病例
  一内支架管穿过肿瘤,使左右肝管沟通达到双侧引流 44(8)
切开胆囊经胆囊床行右侧肝内胆管空肠吻合 27(5)
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12(2)

结  果

  536例手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2.2%(12/536)。死亡原因分别为肝 肾综合征(4例)、胸腔积液和肺部感染并呼吸功能不全(2例)、肝功能衰竭导致的大量腹水(4 例)、充血性心衰(1例)、不可控制的胆道感染(1例),死亡前多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 。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8%(89/536),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如吻合口瘘、膈下脓肿 和消化道或腹腔出血等,通过再手术引流或止血均得以控制,或经保守治疗痊愈。无并发症 发生的病人术后平均住院21 d(9~32 d)。90%病例出院时梗阻性黄疸完全或部分缓解, 腹痛、发热等胆管炎症状得到控制。仅有少数(24例)无法切除的晚期癌肿病例仍有反复的疼 痛,黄疸减轻后再加重,这与原发疾病的发展有关。
  复杂肝内结石并肝门胆管狭窄的279例患者,术后进行了12个月至9年的长期随访,结 果表明,82%以上的病人经胆肠吻合后获得了满意的疗效,表现在随访期间无症状、无胆管 炎发作、无腹部隐痛、勿须药物治疗,生活质量满意;18%病人术后疗效欠佳,胆肠引流不 畅,1年数次反复胆管炎发作,需住院药物治疗,残余结石、再生结石或胆管再狭窄是疗效 不佳的主要原因。

讨  论

  一、胆肠内引流术的适应证与原则
  结合本组536例病例资料,我们认为,胆肠内引流的适应证可分为绝对和相对两大类。前 者为肝外胆管大段缺失,Oddi括约肌结构与功能丧失;后者 主要为肝内胆管结石或伴有狭窄,以及胆管下段梗阻的姑息性减黄手术。针对具体患者的情 况,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并注意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保证吻合口足够大以确保引流通 畅,部分病例需放置支架管;②确认吻合口以上胆管无狭窄或梗阻;③胆流尽量符合 生理状况;④建立必要的抗返流装置。此外,对于胆石性狭窄病例,我们还遵循尽可能取尽 结石,消除感染病灶的原则[1]。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早期空肠内营养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
    早期空肠内营养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
    部分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硬化病人的治疗效
    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双J管内引流治疗肾盂
    肠内营养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
    肠瘘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髌前软组
    肠内营养在胃肠手术病人术后早期的应用
    消痔注射液治疗直肠内脱垂48例
    早期胃肠复苏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临床诊治
    机械通气病人鼻饲肠内营养液的护理体会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