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

谭毓铨

[关键词] 外科引流;  分类;  适应证;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19+.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005-6483(2000)06-0327-02

  自有人类外科史以来,“切开引流”就是手术的基本术式。祖国医学中“捻”的目的即 是引流。有历史记载的Hippocrates首先提出用引流以来,采用的材料及方法有不断改进。
  一、常用外科引流的分类及品种
  引流的材料常用的有纱布、橡胶、乳胶、硅胶及其他合成材料制成的膜状及管状物。按其 作用方式有被动引流(靠重力及毛细管虹吸作用进行引流)、主动引流(藉负压吸引及冲洗)等 ,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目前常用的引流有以下几种。
  1.Penrose引流 系1890年美国妇科医师C.B.Penrose倡用,沿用至今仍为最常用的引流之 一。用内径为0.64 cm~2.54 cm的薄乳胶制成,可塑性强,不易压瘪,对组织刺激小。
  2.烟卷引流 1897年提出,为用一薄乳胶管内充填纱布,质柔软,刺激小,但不适于引 流蛋白质含量高的血液、脓液等,因蛋白质沉淀在纱布孔隙中很快使引流失效。
  3.深坑(sump)引流 由双腔管组成,因此较粗大。外套管容空气流通,引流液则自内管吸 出 。可防止由负压吸引时将管周组织吸附在引流孔而闭塞,又可进行冲洗,适用于引流量较大 ,内容较复杂的消化道瘘等。Sump-Penrose引流系将一Sump引流置在一Penrose引流内,兼 有两者优点,是较理想的组合。
  4.封闭-抽吸引流 采用多孔硅胶或其他聚合材料胶管,持续吸引,可防止开放引流 所引起的污染。适用于剥离面积较广及有皮瓣的头颈部及乳腺手术等,在内容减少后应及时 拔除。
  为了更有效地引流及防止污染,近年来吸引引流(SD)日益普遍采用。负压可来自单向阀气 囊、弹簧式或重力式、加负压吸引器,或与中央吸引装置相连接。应用时要注意负压高低, 过高的负压可将组织吸附在引流管的孔隙处造成堵塞,甚至发生组织坏死、出血及空腔器官 穿孔等合并症。一般在封闭吸引时负压以-4~-6 kPa为宜,开放吸引时负压不应高于-2 0kPa。
  胶片、条及纱布条等引流适用于表浅创口,因系开放式,易污染,不宜久置。此外尚有用 纱布填塞,同时起压迫止血及引流作用。
  随着微创介入外科的发展,在深部脓肿或积液时推荐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即在B超或CT 监视引导下,经皮穿刺,置入导管引流,常能使病人免于手术引流。
  二、外科引流的适应证
  外科引流的适应证可分为治疗性及预防性两类。治疗性的引流有:①局限性的脓肿、病理 性积液等;②消化道瘘;③为了减轻张力压迫,如气体、液体的积聚或组织水肿等。预防性 引流适用于虽经外科治疗但易继发感染、出血、消化道瘘、所积液、积气等时。由于引流本 身也能引起多种合并症,多数学者认为,在外科无菌术的进步,预防应用抗生素及围手术期 处理加强的今日,预防性应用引流要慎重,能用能不用时应不用。现以腹腔内引流为例作 一阐明。众所周知,腹腔内的引流管会很快被大网膜、肠管等脏器所包绕粘着而与游离腹腔 隔绝成为一窦道。Yatos早在1905年就提出要引流整个腹腔无论从物理学或生物学的角度都 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弥漫性腹膜炎时,只要病原解除,腹腔感染区清拭及冲洗后不必放置引 流。文献中有甚多前瞻性随机资料证明,在单纯脾切除后、急性穿孔性阑尾炎、腹膜炎 时,放置腹腔引流会使 腹腔内及切口感染率成倍增加和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何况在随后发生切口疝及粘连性肠梗 阻的可能也明显增多。因此多主张在能用不用时就选择不用腹腔内引流。但据我们所知,仍 有部分外科医师在很多不必要的情况下放置引流,因此,我们建议不应因放置引流而忽视无 菌技术及细致的手术操作。
  预防性应用引流时应根据病人全身及局部情况,手术是否完善等综合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引 流管及引流方法。例如脾切除时假如有胰尾损伤或不能彻底止血时,作急诊左半结肠及直肠 吻合。术前未能作肠道准备时,作消化道手术所缝合或吻合的组织有明显的炎症、瘢痕、水 肿或缺血,难以防止发生漏时,外伤手术后坏死组织未能完全清除时,应放置引流,一般 以封闭吸引方式为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时必须作充分引流,既是治疗,又是为了预防 胰腺进一步坏死。
  三、引流所引起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1.感染 包括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开放引流本身即能使皮肤表面的细菌进入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颅外颈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分析
    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技术
    抗凝疗法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
    重视血管外科的基本原则
    甲状腺炎的外科意义
    脑室外引流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分析
    外科危重病人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的研
    桥本病的外科治疗 附38例报告 
    桥本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外科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及施教对策
    外科疾病伴隐性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