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瘢痕硬度的定量测定 |
|
块瘢痕。瘢痕部位不限,但不包括骨和关节部位上软组织厚度小于5mm的瘢痕。
2 实验方法 2.1 硬度计校准 非工作状态时,指针读数应为零。压足平面与玻璃表面完全接触时,指针读数应为100。 2.2 测试条件 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为定值。受试者去除弹力套等后在这样环境中静止休息20分钟,使被测试瘢痕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2.3 测试方法 瘢痕表面保持水平,使硬度计垂直于瘢痕表面放置,当压足平面与瘢痕表面紧密接触后才读数记录。压痕间距离及其与瘢痕边缘间距离不小于10mm,每个瘢痕表面至少应测3点。 2.4 测试仪器 实验中采用中国计量局仪表制造厂生产的WX—2A型邵氏硬度计。 2.5 结果 首先按Leung临床瘢痕分级方法把200块瘢痕归成五级,然后计算每块瘢痕几个测试点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最后计算各级瘢痕及正常皮肤硬度的平均值,测量结果如附表所示。
附表 瘢痕级别与邵氏硬度值的关系
分级 颜色 质地 例数 硬度(邵氏单位) Ⅰ级 浅红 很软 28 3.2±2.5 Ⅱ级 粉红 软 48 8.6±2.7 Ⅲ级 红 中 40 17.5±4.7 Ⅳ级 紫 硬 36 29.1±6.9 Ⅴ级 深紫 很硬 48 41.3±7.2 正常皮肤 白 很软 200 2.7±2.3
3 讨论 邵氏硬度测试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邵氏硬度试验原理图
当压针压向试样表面时,压针会遇阻回缩。由于试样硬度不同,因此在压足平面与试样表面紧密贴合时压针回缩程度不同,表盘指针的读数不同。试样愈硬压针回缩愈多,指针读数愈大。图2。
图2 邵氏硬度计
利用邵氏硬度计可以较准确地测定正常皮肤和各种瘢痕的邵氏硬度。 由附表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瘢痕的邵氏硬度不仅随瘢痕级别的增加而增大,而且在很宽的范围内(3.2±2.5至41.3±7.2邵氏硬度单位)变化。这表明邵氏硬度计测量瘢痕硬度的结果比较可靠,灵敏度较高,可以诊断瘢痕硬度的微小变化,比较适合测量各类瘢痕的硬度。 邵氏硬度计和邵氏硬度单位是国际上通用的仪器和单位,可以形成瘢痕硬度的统一测量标准和统一方法,有利于普及推广和学术交流。
李雯 女,1996年毕业于大庆医学院医疗系,现工作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心医院整形科。 李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心医院整形科 河北 廊坊065000) 李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心医院整形科 河北 廊坊065000) 李明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心医院整形科 河北 廊坊065000)
[参考文献]
1.贺光照、黄荣本、杨天云等.瘢痕硬度测定计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7;2:109 2.温其诚编.硬度计量[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1:191~20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牵拉性撕脱伤对动脉闭塞率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IL 1 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