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文身 |
|
2 结果 本组36例病人在削除文身后采用微粒皮回植的方法,使创面愈合加快。一般在10~14d左右微粒皮明显扩展,基本覆盖创面,均一期愈合。愈合创面上外观平整,隐约可见许多约绿豆大小的皮片相连,色白质软,而皮间新扩展的上皮色红质软。组织学观察:微粒皮回植创面表皮厚,真皮内充血较轻,成纤维细胞及淋巴细胞成分少。其中28例病人随访3~6个月。发现微粒皮回植创面上表皮较厚,质地软,挛缩轻,外观平整,肤色一致,无隆起瘢痕形成及明显色素沉着。
3 讨论 关于文身的治疗,既往我们曾报道[1]采用削除文身皮肤后将其制成邮票状皮片回植创面上治疗文身。在实践中观察发现,邮票状皮片回植后,在少部分皮片间仍有线状瘢痕增生。而愈合创面上肤色也不一致呈花斑状,病人心理仍难以接受。而大张异体皮加微粒自体皮播散植皮法[2],是将刃厚自体皮剪碎成微粒,用绸布漂浮法或皮浆法将微粒自体皮均匀粘贴在大张异体皮真皮层,移植在受皮区缝合。此法的优点是:①一次手术即可完成创面覆盖;②节约自体皮,自体皮与异体皮的比例为1∶8~10左右,自体供皮区奇缺时可达1:20。实验研究证明,术后6天皮下组织即有散在上皮岛形成,术后12~16天微粒皮已相互衔接形成薄层上皮,1个月左右新生皮肤逐渐增厚,结构与正常皮肤相似,但缺乏附属器[3]。我们根据微粒皮移植用皮少,覆盖创面大,愈合后效果较好,结构与正常皮肤相似的特点。为了消除邮票状皮片回植产生的线状增生瘢痕及肤色花斑,提高文身治疗的质量,我们将削除文身的皮肤去除文身的颜色后制成微粒皮回植创面的方法治疗36例大面积文身病人,取得了满意效果。 临床结果显示:治疗36例病人,创面均一期愈合。随访28例病人3~6个月,无明显瘢痕增生及色素沉着,外观较平坦,肤色较一致,病人比较满意。在削除文身的皮肤后,将去除文身痕迹的皮片制成很小的微粒皮浆,将其均匀地涂布于整个创面上,在较深的创面上适当增加微粒皮浆的密度。这样微粒皮的密度相对较大,分布也较均匀,创面愈合后外观较平整,肤色也较一致。应用bFGF作为外原性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移植皮片的生长和加速创面愈合。抗生素纱布对防治感染,促进植皮成活有作用。用弹性绷带压迫治疗3~6个月,防止了瘢痕增生挛缩。 采用微粒皮回植治疗大面积文身,提高了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此法简单、实用,缩短了手术时间,不增加新的损伤,减少了病人痛苦。方法确实、可靠。
刘建春 男,1960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现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烧伤整形科副主任医师。发表论文90多篇,获全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四等奖7项。 刘建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烧伤整形科 石家庄 050082) 陈峰山(石家庄市友谊医院烧伤整形科) 张广泰(石家庄市友谊医院烧伤整形科) 谷友来(石家庄市友谊医院烧伤整形科)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脉冲式与连续式CO2激光治疗汗管瘤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褐斑散冲剂 治疗黄褐斑846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