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颅脑外伤临床研究若干进展

余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不但能有效减轻创伤后脑损害反应,而且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6~18]。Shiozaki等[19]从137例颅脑外伤中筛选出62例应用亚低温治疗以控制颅高压,筛选标准为:①经限制液体摄入量、过度换气和大剂量巴比妥治疗后颅内压仍持续高于20 mmHg;②颅内压低于平均动脉压;③入院时GCS≤8分。亚低温治疗是通过冰毯使病人体表冷却而实现,并保持侧脑室内温度在33.5 ℃~34.5 ℃之间,持续2 d后停止。结果表明病人的ICP在20~40 mmHg之间时,亚低温治疗结合传统疗法能有效控制颅高压,显著降低病人的病死率,而弥漫性脑肿胀病人不适合亚低温治疗。
  Metz[20]采用冰毯机体表降温加肌松剂方法,使10例GCS<7分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体温降至32.5 ℃~33 ℃,持续23~26 h。结果10例中,7例恢复正常工作,1例重残,2例死亡。研究还发现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颅内压,从治疗前平均24 mmHg下降至14 mmHg,而且在复温阶段颅内压没有反跳现象。但作者发现亚低温治疗过程中会发生胰酶活性增高和血小板减少。
  结合有关文献[16~20],亚低温对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包括:①降低脑能量代谢,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②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③抑制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及一氧化氮等有害物质的释放,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④减少脑细胞蛋白破坏,促进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恢复;⑤减少Ca2+内流,调节调钙蛋白Ⅱ激酶活性。

作者单位:王诚(深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518036);
     马廉亭(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

参考文献:

[1]Chesnut RM,Marshall LF,Klauber MR,et al.The role of secondary brain injury in determining outcome from severe head injury.J Trauma,1993,34∶216
[2]Zane CJ,Khanna R,Martin N,et al.Patterns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velocities following head injury.J Neurosurg,1992,76∶399A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概念问题
    外伤性上矢状窦中后2/3段损伤四例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颅脑损伤后血清垂体前叶激素甲状腺素水
    微创穿刺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
    颅脑火器伤的急救措施
    249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策略分析
    腹腔镜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肾出血
    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24例
    脑通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中的应
    活血定痛胶囊治疗外伤性顽固性头痛180
    33例手外伤早期处理失误原因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