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压吸引在断指再植静脉危象处理中的应用 |
|
谭小云 蒲涛 夏立群 魏国文
【关键词】 抽吸;指损伤;再植术;静脉危象 【中图分类号】 R65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287(2000)04-0299-01
Application of vacuum suction in vein crisis after finger replantation
Tan Xiaoyun, Pu Tao, Xia Liqun, Wei Guowen
【Key words】 suction; finger injuries; replantation;vein danger
自20世纪60年代我国首例断手再植成功以来,断肢再植技术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于断指再植成功率多数报道在90%以上,术后血管危象是再植失败的首要因素。多数学者对其中的静脉危象采用患指侧切放血及水蛭吸血等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我们对 7例(12指)断指再植发生静脉危象的患者应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吸血的疗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共7例12指,男5例,女2例,年龄15~63岁。刀砍伤2例3指,撕脱伤2例5指,砸伤2例3指,咬伤1例1指。损伤指别及节段见表1。术中动静脉吻合比例:1∶0 2指,1∶1 8指,1∶2 2指。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的表现为〔1〕:患指高度肿胀;指腹张力大;皮肤色泽暗紫;与健侧相比温度偏低;毛细血管返流先快后慢至消失;再植手指指端血流速度与相邻正常指血流速度平均值之比<50%〔2〕。 1.2 治疗方法 一旦确诊发生静脉危象,即在患指一侧作切口,血管钳撑开使其形成0.3~1.0 cm开放创面,然后将患指套入负压吸引装置中(图1),再植指套入塑制透明吸引管中,套口处粘贴胶布以防漏气,侧切口上方点滴肝素以防血液凝固,肝素50 mg加入500 ml生理盐水中以2~3 min 1滴的速度点滴切口,调整负压 (10.0~20.0 kPa)持续吸引,以创面缓慢渗血为度,直至静脉危象解除。最短时间5天,最长时间13天,平均9天。
表1 损伤指别及节段(指)
节段 指别 合计 拇 食 中 环 小 近节 1 1 中节 2 1 1 4 远节 1 2 1 2 1 7
图1 患指负压吸引示意
2 结果
12指中,11指成活,成活率为91.7%;1指坏死,系撕脱伤。另1指并发感染,经积极创面处理后好转。
3 讨论
静脉危象的处理方法颇多,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水蛭吸血疗法一方面受到水蛭来源的限制(其来源与季节及地区有关);另一方面许多患者惧怕水蛭,拒绝水蛭吸血疗法;再者水蛭游走不定,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对于单纯侧切放血疗法〔3〕,笔者经临床实践,发现此法经常有创面毛细血管栓塞、挑拔切口时易引起剧痛(对不完全离断尚保存神经支配指体而言)、破坏切口周围血床及工作量较大等缺点。负压吸引吸血疗法采用持续负压吸引,可调节压力大小,间断持续点滴肝素,切口不会发生凝血及血管栓塞,直至患指建立侧支循环,疗效确实。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断指再植术后发生的静脉危象,在排除伴发动脉危象后,可常规行负压吸引治疗。
作者简介:谭小云(1973-),男,医师。研究方向:显微外科,手外科
作者单位:谭小云(海军413医院骨科,浙江 舟山 316000) 蒲涛(海军413医院骨科,浙江 舟山 316000) 夏立群(海军413医院骨科,浙江 舟山 316000) 魏国文(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江西 南昌 330006)
参考文献
1,邓红平,徐 煜,林一奇 等.水蛭在断指再植术后处理静脉危象时的应用[J]. 实用手外科杂志,1999;13(3):171~162 2,王 伟,汪功久.指端血流速度测定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 实用手外科杂志, 1999;13(2) :114~115 3,程国良.断指再植[A] .实用骨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 013~1 014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改良R 下一个医学论文: 介绍一种治疗足拇外翻新术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