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R |
|
入以后旋转90°即不致脱出,自锁小螺钉在上方操作方便,金属螺棒配有螺帽以固定椎弓根螺钉,横向两根螺棍成框架式,使固定更牢固、稳定。复位时利用螺钉角度恢复前柱高度,矫正后突畸形。本组病例随访说明R-F系统具有牢固的三柱固定效果。 3.2 椎管减压 严重的椎体爆裂骨折,由于韧带的软组织夹板作用及纤维环的牵拉作用消失,失去了器械复位后椎管间接减压的作用。椎体后缘进入椎管前方的骨块很难复位,这无疑是致神经损伤和妨碍神经功能恢复的一个危险因素〔3〕。因此,我们认为在下列条件下有必要行后路减压术:①伴神经损伤;②术前椎管容积减少>50%;③椎管内有较大骨块,估计无法间接复位;④术前判定有后纵韧带、椎间盘破坏。本组病例随访表明后路减压有如下优点:①与前路相比,操作简单;②创伤小、平均出血350 ml;③减压充分,新鲜骨折在充分牵伸固定后骨块很易嵌入;④在爆裂骨折前、中柱破坏情况下,保留了脊柱的连续性。减压术重点在椎管矢状径棘突根部及对侧椎板内侧皮质,尽可能多咬除,推移硬膜要轻柔,以防进一步损伤。 3.3 植骨的必要性 严重爆裂骨折属不稳定骨折,任何牢固的内固定都只能起临时的辅助作用,为骨性融合提供条件。否则再坚固的金属物终将发生疲劳断裂。故强调在固定同时行横突间植骨融合,以增加脊柱侧方稳定性,保持脊柱长期稳定,预防后突畸形复发及减少各种并发症。
作者简介:刘 瑾(1964-),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骨病
作者单位:刘瑾(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矫形外科,甘肃 天水 741000) 周其荫(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矫形外科,甘肃 天水 741000) 杨世祥(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矫形外科,甘肃 天水 741000) 谈敬忠(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矫形外科,甘肃 天水 741000) 赵武(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矫形外科,甘肃 天水 741000)
参考文献
1,杨惠林,唐天驷,许 立 等.前路胸腰部脊柱重建术[J].中华骨科杂志,1992;12(1):33~36 2,谭远超,张思忠,徐卫国 等.前路减压植骨双凤尾档板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9(2):63~66 3,殷渠东,郑祖根.胸腰椎体爆裂性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5;5(1):43~46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全髋置换术中聚乙烯内衬的安装 下一个医学论文: 负压吸引在断指再植静脉危象处理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