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髋置换术中聚乙烯内衬的安装 |
|
郑昱新 王鹤岐 汤荣光
【关键词】 聚乙烯内衬;安装技术;髋假体 【中图分类号】 R687.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287(2000)04-0301-01
Installation of polyethylene liner in total hip replacement
Zheng Yuxin,Wang Heqi,Tang Rongguang
【Key words】 polyethylene liner;fixation technique;hip prosthesis
自1963年Charnley首先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以来,该手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假体设计、制作工艺不断得到改进,而且手术技术也日臻完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髋臼假体与金属股骨头所组合的人工关节被认为是最佳的优化组合,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中大多数非骨水泥固定的人工髋臼是金属外壳与可拆卸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所组成。一般聚乙烯内衬与金属壳非常密贴,镶嵌牢靠,有锁定结构,安装时应该很容易〔1〕。临床上有时遇到内衬安装非常困难的情况,而在国内的工具书和文献上却少有报道。笔者曾经遇到4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例中,男1例,女3例,年龄57~72岁。股骨头无菌坏死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2例,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2例。均为第1次手术。假体分别由3家不同的公司提供(Zimmer,Biomet,Smith-Nephew)。由于内衬安装有困难,这4例患者手术时间最短3.5 h,最长5 h。出血量均在800 ml以上,最多1 500 ml。这4例患者在安装内衬时,都出现反复失败的情况。最初2例只能更换新的聚乙烯内衬,另2例我们采用消毒冰水浸泡的方法,结果很容易安装成功。
2 失败原因与对策
2.1 原因 由于聚乙烯内衬安装不顺利,造成手术时间延长、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增多,使术后感染的机会增加,对术后康复不利。分析其可能原因如下:①髋臼假体的金属壳固定螺钉方向不对,部分钉尾突出于金属壳的钉孔凹外,以致金属壳内表面不平整,聚乙烯内衬难以与金属壳相密贴;②金属壳的边缘往往有软组织,在内衬安装时,只要有少量的软组织嵌入内衬与金属壳之间,就会影响内衬的安装;③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和金属壳是两种不同的材料,由于假体材料暴露于室温中时间较长(一般手术室的室温较高),加之手术中假体材料接触人体组织,而且常常会浸泡在血液中,以致两种材料受热膨胀,而这两种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不同[金属为(5~25)×10-6*K-1,聚乙烯为(50~300)×10-6*K-1]〔2〕,聚乙烯内衬增加的容积比金属壳多,以致金属壳无法容纳聚乙烯内衬,造成内衬安装困难。本组4例属于此类。 2.2 对策 ①在用螺钉固定髋臼金属壳时,注意螺钉的方向,应与金属壳的内表面的切线相垂直,确保钉尾完全进入钉孔凹内;②术中应将髋臼周围的软组织彻底推开,以避免软组织嵌入,必要时可使用特制的软组织推开器;③术中安装内衬时,如反复安装均不成功,在排除上述两种因素的情况下,可用消毒冰水将聚乙烯内衬浸泡1 min左右,再行安装。
作者简介:郑昱新(1972-),男,医师。研究方向:创伤,关节外科 汤荣光(1943-),男,主任医师。研究方向: 创伤,关节外科,足外科,脊柱
作者单位:郑昱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上海 200021) 王鹤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上海 200021) 汤荣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上海 200021)
参考文献
1,吕厚山主编. 人工关节外科学[M]. 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6~38 2,谢希文,过梅丽主编. 材料科学基础[M]. 第1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230~231
上一个医学论文: 皮瓣和肌皮瓣一期修复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下一个医学论文: 改良R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