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125 及0 2 罗比卡因与0 125 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
|
求无痛分娩的无禁忌证的足月初产妇(ASAⅠ~Ⅱ级)90例进行PCEA分娩镇痛。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采用0.125%罗比卡因+芬太尼2μg/ml;B组30例,采用0.2%罗比卡因+芬太尼2μg/ml;C组30例,采用0.125%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ml。并从同期采取阴道分娩无禁忌证的足月初产妇中随机选择80例作为对照组。 方法 于第一产程进入活跃期(即宫口开至2~3cm)时行硬膜外穿刺。取L2~3间隙穿刺,向头端置管3cm,注入3ml试验量,观察5分钟后再给7ml,共计10ml负荷量。采用电子镇痛泵,调节为5ml/h持续量,PCEA单次量为2ml/h,锁定时间15分钟。宫口近开全(8~9m)时,再给10ml药量,将床头抬高45°左右,宫口开全后停给麻醉药。 监测和评定 (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2)统计PCEA按压次数和用药量。(3)统计三组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情况、剖宫产率及器械助产率。(4)连续监测胎心,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 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以±s表示,经t检验及χ2检验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各组年龄、身高、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PCEA按压次数及用药量B组与A、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镇痛起效时间、VAS评分比较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2)。
表1 三组病人的一般资料(±s)
年龄(y) 体重(kg) 身高(cm) PCA按压次数(次) 总药量(ml) A组(n=30) 26.3±3.19 68.4±7.41 159.6±3.72 7.6±1.1 51.7±4.03 B组(n=30) 27.0±2.94 69.7±6.09 159.2±4.01 2.7±0.9 42.1±3.78 C组(n=30) 26.9±2.99 69.2±7.13 158.7±4.56 6.3±1.3 49.4±4.37
与A、C组比较,P<0.05 表2 三组镇痛效果
镇痛起效时间 (min) VAS评分 (分) 下肢麻木活动障碍 产妇满意率 (%) 例数 % A组(n=30) 8.6±2.6 0.9±0.23 0 0 100 B组(n=30) 9.5±2.9 1.0±0.51 0 0 100 C组(n=30) 9.4±3.0 1.0±0.33 14 46 97
3.对产程的影响:A、B、C三组与对照组比较活跃期明显缩短(P<0.05)。A、B组与C组比较,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3)。 4.催产素使用率:?C组与A、B组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3)。 5.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三组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B组比较,阴道助产率明显增高,而A、B组与对照组比较阴道助产率无增加(表4)。 6.本文三组发生的新生儿窒息全部为轻~中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4)。 表3 局麻药对产程的影响
活跃期时间 (h) 第二产程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100例临床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