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间t检验,P<0.05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42例行PCEA分娩镇痛的产妇,4例因产科原因而行剖宫产,其余全部经阴道分娩。分娩镇痛的麻醉平面均不超过T10,起效时间为注利多卡因后10~20分钟,麻醉后的产妇在产程中腹部和下肢的肌力与麻醉前相比无下降或略有下降,均能达到Ⅳ~Ⅴ级,第一产程中能在搀扶下行走,第二产程中能正常使用腹压,配合产程进展。
  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2)。两组产妇的胎儿和新生儿状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3)。两组产妇在产程各时段的VAS均有显著性差异(表4)。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


    顺产 产钳助产 剖宫产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PCEA组(n=42) 31 73.8 7 16.7 4 9.5
对照组(n=58) 42 72.4 10 17.2 6 10.3

 表2 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活跃期时间
(min) 第二产程
(min) 第三产程
(min)
PCEA组(n=42) 230±79.5 69±34.2 5±1.1
对照组(n=58) 250±88.7 60±38.4 4±1.8

 表3   两组产妇的胎儿和新生儿状况


  Apgar评分 胎儿宫内窘迫
(例) 新生儿窒息
(例)
PCEA组(n=42) 8.8±1.1 5 0
对照组(n=58) 8.9±1.0 9 1

  表4两组产妇在产程各时段VAS评分


  潜伏期 活跃期开始 宫口4~6cm 宫口6~8cm 8~10cm 第二产程
PCEA组(n=42) 5.3±2.8 7.2±2.1 1.5±0.7 1.2±0.4 1.4±0.5 3.1±1.2
对照组(n=58) 5.5±2.6 7.1±2.3 7.5±2.5 7.4±2.1 7.0±2.7 6.4±2.3

  与对照组比较,P<0.01
讨论

  理想的分娩镇痛必须具备下列特征:(1)对母婴影响小;(2)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求;(3)避免运动神经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4)产妇清醒,可主动参与生产过程;(5)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要求[1]。为此,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目前公认的最佳的分娩镇痛方法是应用PCEA行分娩镇痛。
  子宫体的交感神经运动纤维来自脊髓T5~T10,而其交感神经感觉纤维则经过骨盆神经丛、腹下神经丛、主动脉神经丛进入腰段和下胸段交感节,最后沿T11~L1脊神经进入脊髓。因此椎管内神经阻滞行分娩镇痛时,麻醉平面应控制在T10以下。我们选择阻滞时机为活跃期开始后,因为有报道认为潜伏期阻滞易引起第一产程延长,尤其是潜伏期延长[2]。选择0.125%布比卡因是因为布比卡因胎血/母血浓度转运率低,对新生儿呼吸循环抑制轻;低浓度布比卡因对运动神经阻滞轻、作用持续时间长、宫缩影响小。加用芬太尼则能增加镇痛效果,同时减少局麻药用量,小剂量的芬太尼对新生儿的呼吸影响甚微。先使用1%利多卡因,可迅速起效,作用时间短,运动阻滞较轻。10~20分钟便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而使用布比卡因(0.125%)一般起效在30~45分钟后或更长。有报道认为椎管内神经阻滞可能引起第二产程延长,增加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进而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2,3],近年来由于PCA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局麻药的用量,降低了局麻药的浓度,使上述危险大大降低[1]。本研究结果亦表明应用PCEA行分娩镇痛,其产程、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及胎儿Apgar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失为分娩镇痛的有效方法,当然产妇身体条件较好也可能是一有利因素。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脓毒血症病人多形核粒细胞变形性的观察
    感染病人的营养支持
    异丙酚对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颅内血浆兴奋
    心理应激对 型糖尿病人糖代谢影响的对
    48例膀胱肿瘤病人的整体护理
    心脏术后病人早期行胸部物理治疗的临床
    癌症病人应对研究进展
    住院精神病病人配偶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状态分析
    血透病人血浆游离氨基酸谱的分析
    1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整体护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