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肛门闭锁术后残留直肠尿道瘘的治疗

经腹会阴联合术式:本组行乙状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离、直肠尿道瘘修补和肛门成形术5例,其中新生儿期行会阴肛门成形术后肛门狭窄、直肠扩张者2例,乙状结肠造瘘者3例。经腹入路,切除部分乙状结肠,剥离直肠粘膜至瘘孔处,充分剥离瘘管粘膜,用可吸收缝线贯穿结扎瘘管,近直肠端用丝线结扎加固,用丝线缝合瘘管上下端直肠肌层,然后将乙状结肠断端经直肠肌鞘内拖出肛门成形,放置凡士林纱布包绕的肛管2 d,留置导尿管7~10 d。术后常规抗感染及补液治疗。

2 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后分别随访1个月~6年,均无排尿困难及尿路感染症状。

3 讨论
  先天性肛门闭锁病例约40%~45%并发泌尿系畸形,男性患儿的直肠尿道瘘约占其中18.5%〔1〕,多见于中、高位闭锁者。从尿道外口排气和胎粪是直肠泌尿系瘘的主要症状,直肠尿道瘘仅在排尿开始时排出少量粪便,不与尿液相混,而以后的尿液澄清。因为没有括约肌控制,从尿道外口排气与排尿动作无关。部分患儿有此畸形却因就诊时无上述症状而漏诊,从而导致反复出现尿道炎、阴茎头炎和上尿路感染。
  肛门闭锁患儿直肠尿道瘘多位于尿道球部或膜部,术后残留的直肠尿道瘘修补较为困难,常用的手术方式有经腹会阴直肠拖出、骶会阴或后矢状切口入路、经会阴入路瘘管修补术等〔2〕。经腹会阴直肠拖出手术复杂,创伤大;经后矢状切口入路往往要先行肠造瘘,否则易感染复发;经会阴入路易复发,虽然强调应于直肠与尿道之间嵌入尿道海绵体肌、阴囊肉膜等预防复发措施〔3〕,但会阴感染仍可使手术失败。
  我们采用直肠内修补直肠尿道瘘,是以女婴直肠舟状窝瘘或阴道瘘经直肠粘膜覆盖为手术依据,并采用对瘘管双重结扎、肌层及粘膜双重覆盖的方式修补直肠尿道瘘,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修补牢固、不易复发等优点。对于并发肛门狭窄,难于经直肠修补者,我们以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的Soave术式为依据,用剥离直肠粘膜、瘘孔双重结扎、肌层及拖出的结肠双重覆盖瘘孔的方法治疗,具有创伤相对较小、尿粪分流、瘘孔修补牢固、不易复发等优点,同时还可切除病变直肠及乙状结肠,有利于排便功能恢复。术前必要的肠道准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术中充分剥离并结扎瘘管,用肌层及粘膜或肠壁覆盖瘘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位:杨海(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广东梅州,514031)
     张圣杰(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广东梅州,514031)

参考文献:

[1]魏临淇,黄澄如.先天性泌尿系畸形与肛门直肠畸形.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1,12:27~27
[2]刘文旭,谢家伦.肛门闭锁直肠尿道瘘的治疗.现代临床普通外科杂志,1998,6:85~86
[3]葛琳娟,金百祥.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尿道瘘的修补.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0,11:199~199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产伤性肛门括约肌损伤的诊治进展
    先天性胆道闭锁肝内毛细胆管超微结构与
    26例肛门直肠损伤与并发脏器功能不全的
    肛门坠胀的病因剖析
    探讨肛门疾病手术后尿潴留预防及护理对
    损伤性后尿道闭锁尿道膀胱假道的诊治
    肛门 直肠癌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肛门直肠疾病的检查方法
    胆道闭锁10年诊治经验
    Pna手术及盆底肌肉折叠术在肛门闭锁术
    人工肛门病人心理障碍的治疗与护理
    人工肛门的家庭护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