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的临床评估 |
|
χ2=18.5 2 17 77.3 5 22.7 P<0.005 3 5 83.3 1 16.7 保守治疗时间(小时) <8 36 57.1 27 42.9 χ2=8.9 8~16 22 70.9 9 29.1 16~24 24 88.9 3 11.1 P<0.05 >24 6 66.7 3 33.3
讨 论
小儿粘连性肠梗阻手术与保守治疗的决策有时非常困难。我们认为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行 急诊手术:①入院时腹痛持续,伴有腹膜炎或休克者;②呕吐呈持续性,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由阵发性转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间歇期缩短,腹胀加剧,脉率快,肠鸣音由强变弱或消 失者;③腹腔穿刺为红色或棕红色带臭味液体者;④X线腹部平片可见闭袢肠管导致的咖啡 豆征或假性肿瘤影者。本组病例行急诊手术67例,占38%。对没有上述临床情况的患儿先行 保守治疗。本组保守成功率67.7%(临床梗阻症状完全消失,腹部透示或平片未见气液平)。 肠坏死率1.9%,死亡率0.9%。提倡无论梗阻完全与否均强制性手术治疗的文献报告为低 [2,3]。文献报告肠梗阻复发率为4%~20%[7]。本组肠梗阻复发率高达30 .7%,但再次保守成功率仍达48.1%。不影响其疗效。本组试验表明除入院就疑为绞窄性肠梗 阻而需急诊手术外,余均可首选保守治疗,无明显不良后果。 保守治疗包括:①禁食,胃肠减压,低压灌肠等以减轻腹胀及肠腔内压力;②纠正水电解 质失衡,补充血容量;③给予广谱抗生素及甲硝唑,控制肠道内需氧及厌氧菌生长,减 少毒素吸收;④在胃管中注入中药如肠粘连缓解汤等。在保守治疗中,何种病例成功率低, 何时应转为手术治疗常常难以决策。本组综合分析后表明,最近一次剖腹术年龄越大,剖腹 术肠梗阻发作间期越短,腹部手术次数越多,其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就越高。同时成功率与原 发手术疾病如阑尾炎、新生儿期手术等也密切相关。保守治疗时间在16~24 h前其成功率逐 渐增高并达到高峰,超过24 h即下降。为此,对最近剖腹术承年龄较大(大于7岁),术后近 期(小于4个月)发生肠梗阻,原发手术为阑尾炎、腹部闭合伤等腹腔骚动较小手术者,曾有 多次腹部手术史的病例,保守成功机会较大,应积极进行非手术治疗,其保守时间可超过24 h以上。反之,即保守成功率较低,若经16~24 h保守症状不能完全消失者,表明粘连严 重非手术治疗不奏效,应及时转为手术。即使有排气排便者也是如此。必须指出,保守治疗 时,保持胃肠减压通畅,水电解质失衡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必须密切观察。
[作者简介]朱再生(1965-),男,主治医师。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小儿外伤性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主动脉内囊反搏治疗双瓣替换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