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与毒性试验观察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念珠菌 消毒剂+菌悬液 13 0 (消毒剂+菌悬液)+中和剂 335 132 中和剂+菌悬液 980 000 1 300 000 (消毒剂+中和剂)+菌悬液 1 010 000 1 280 000 正常菌对照 1 060 000 1 330 000 未接种菌的培养基对照 0 0
注:试验温度为20~24℃。以10.96 mgL二氧化氯溶液加金黄色葡萄球菌,以27.40 mgL者加白色念珠菌后作用3 min。加中和剂后作用10 min。结果为3次试验平均值。1.3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试验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菌。取0.5 ml菌悬液与4.5 ml消毒液(阳性对照为磷酸盐缓冲液)混匀。作用至预定时间,取0.5 ml菌药混合液,加入4.5 ml中和剂溶液内,混匀。中和作用10 min,进行活菌计数。 观察有机物影响时,向菌悬液中加入小牛血清。 1.4 稳定性试验 将原二元型包装样品置54~57℃温箱中14 d。于存放前、后,分别取样加柠檬酸活化,用1.1所述方法测定二氧化氯含量,计算下降率。 1.5 毒性试验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用18~22 g体重的NIH小白鼠进行。试验时,将试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用该消毒液原液灌胃后,连续观察3周,求LD50值。 眼刺激试验用4只健康新西兰家兔(与上述小白鼠均由广东省卫生厅医用实验动物场提供)进行。试验前24 h检查家兔双眼均无异常。试验时,将消毒液原液0.1 ml滴入家兔一侧眼结膜囊内,另一侧眼滴入等量无菌蒸馏水作为对照。连续观察7 d。 2 结果
2.1 中和剂试验结果 试验表明,用含2.0%吐温80与0.5%硫代硫酸钠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和试验浓度二氧化氯,可达到所定要求(表1)。 2.2 杀菌效果 经检测,以10.96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以27.40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 min,杀灭率分别为99.94%与99.97%(表2)。当菌悬液中含10%小牛血清时,10.96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杀灭率仅为40.66%(表3)。
表2 二氧化氯对不同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二氧化氯含量(mg/L) 阳性对照组平均菌数(cfu/ml) 作用不同时间(min)的平均杀灭率(%) 1 3 5 金黄色葡萄球菌 10.96 11 200 000 99.94 99.97 99.98 5.48 11 200 000 39.73 53.66 74.91 白色念珠菌 27.40 10 500 000 99.97 99.99 99.99 13.70 10 500 000 50.57 54.57 56.28
注: 试验温度为20~24℃。结果为5次试验平均值。 表3 有机物对二氧化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的影响
小牛血清含量(%) 阳性对照组平均菌数(cfu/ml) 作用不同时间(min)的平均杀灭率(%) 1 3 5 0 11 200 000 99.94 99.97 99.98 10 16 600 000 26.50 30.72 40.66
注: 试验温度为20~24℃。消毒液二氧化氯含量为10.96 mgL。结果为5次试验平均值。2.3 稳定性 测定存放前与置54~57℃存放14 d的样品,3次检测平均,存放前、后二氧化氯含娏烤48 mgL。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一种二氧化氯消毒剂杀灭细菌芽胞效果的检测 下一个医学论文: 氯消毒饮水的毒性及其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