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情况调查 |
|
。
2 调查方法 嘱受检查平视,用20mm眼睑宽度测量仪(上海天工医械厂生产),测量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的高度。对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2.0mm至角膜中央水平线以上或两眼睑裂高度相差大于2mm者,医师用手按住患眼眉弓上方,令其用力睁眼,若患眼仍不能抬高者,则确定为轻度上睑下垂[1],填表登记,并对患者按未知者、知而不治者、及希望治疗者分别进行统计。
3 结果 调查结果见表1、表2。
表1 成人轻度上睑下垂检出情况统计表
性别 调查人数 患病人数(%) 单侧人数(%) 双侧人数(%) 女 29807 70(0.235) 48(68.57) 22(31.43) 男 5892 12(0.204) 8(66.67) 4(33.33) 合计 35699 82(0.230) 56(68.29) 26(31.71) P值 >0.05 >0.05 >0.05
表2 成人轻度上睑下垂分析统计表
性别 患者数 未知者 人数(%) 知而不治者 人数(%) 求治者 人数(%) 女 70 40(57.14) 14(20.00) 16(22.86) 男 12 8(66.67) 3(25.00) 1(8.33) 合计 82 48(58.54) 17(20.73) 17(20.73) P值 >0.05 >0.05 >0.05
4 讨论 4.1 本组将年龄段选择在16岁~45岁的主要考虑是:①此年龄段为重睑成形术的主要对象;②可除外老年退行性、重力性等继发性上睑下垂、睑皮松弛症等复杂情况;③配合较好测查准确性高。 4.2 上睑下垂一般以上睑缘在正常位置以下2mm内为轻度,2.1mm~3.9mm为中度,大于4mm为重度〔1〕。有文献报道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人群发病率为0.12%(即包括轻、中、重度),单侧约75%,双侧约25%[2]。但轻度上睑下垂的发病率未见报道。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轻度上睑下垂的发病率女性为0.235%,男性为0.204%,平均0.23%;其中单侧者女性占68.57%,男性占66.67%,平均68.29%;双侧者女性占31.43%,男性33.33%,平均31.71%,男女两组各对应值比较均为P>0.05,无显著性差异。从我们这次统计数据看,该病发生率明显高于上述文献资料。 4.3 轻度上睑下垂者,相当大一部分人的症状、体征极轻。有些人由于长期的生活适应,自己并未感到睁眼障碍。有些人在医生指明其一侧或两侧眼睑患有此病时,仍然将信将疑。甚至有些患者如医生不作仔细观察和测试也被忽视。表2的分析统计表明,不知自己患有此病者女性占57.14%,男性占66.67%,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极轻症状和体征者占多数,医师应予高度重视,以免误诊误治。调查还发现自知患病而不治者女性占20%,男性占25%,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部分群众对健康的涵义还有待进一步认识,医生有责任向群众宣传普及美学知识。 4.4 这一类人群在要求行重睑成形术时,医生容易忽视而误诊误治。其中一些病人手术当时由于眼睑水肿掩盖了真相,看上去形成的重睑较接近正常,但待消肿后,就发现重睑浅而无形,甚至无重睑形成,就像上睑被划了一道刀痕不但没有变美,眼睛反而显得小而无神(图1,2)。有些则有手术当时,即发现重睑皱褶浅或不能形成重睑,手术医师因无思想准备而相当被动。此项调查显示轻度上睑下垂的发生率还是相对较高的,美容医生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扩张皮肤生物学转归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皮肤色素代谢性疾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