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对阿曲库铵药效效应的影响 |
|
陈向东 舒少芳 黄海波
肌松药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神经肌肉阻滞时间较青 壮年患者长。其机理可能与肌松药的分布、消 除代谢和神经肌肉接头的敏感性均受年龄因素影响有关[1]。本文旨在探讨老年患 者对阿曲库铵的神经肌肉阻滞和循环效应的反应。
资料与方法
20例术前无肝肾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患、未用 影响神经肌肉传递功能 药物的手术患者按年龄等分为两组。两组除年龄(组Ⅰ,青壮年,36.4±8.3岁)( 组Ⅱ,69.2±3.6岁)差异有显著性外,性别、体重均无差异。麻醉前用药均为苯 巴比妥钠0.1g和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用硫喷妥钠5mg/kg、芬太尼4μg /kg和阿曲库铵0.6mg/kg。静注硫喷妥钠和芬太尼后2分钟、静注阿曲库铵后 2分钟(插管前)记录MAP和HR。当肌张力完全消失时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维 持PETCO2在4.0~5.4kPa。以1.0%普鲁卡因溶液静滴、持续吸 入安氟醚(以芬兰气体监测仪监测,维持安氟醚吸入浓度在0.8%~1.2%之间)、间 断 静注芬太尼维持麻醉。当T4恢复时则第2次静注阿曲库铵1/2首次剂量。在首次和第 2次静注阿曲库铵后用丹麦Biometer加速度仪观测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给阿曲库铵 后自动记录起效(注药至T4消失)、高峰(注药至T1为5%)、无反应(注药至T 1为0)、高峰持续(T1恢复至5%)、肌松维持(T1恢复至10%)、25 %恢复的时间(注药至T4恢复)及恢复指数(T1从25%恢复至75%的时间)。 所有资料以±s表示,并行t检验,P<0.05为 差异显著。
结 果
1.老年组(组Ⅱ)诱导期使用阿曲库铵后2分钟MAP较青壮年 组(组Ⅰ)明显下降(P<0.05)(表1)。 2.第2次使用阿曲库铵的恢复指数老年组较青壮年组明显延长(P<0 .05)(表2)。
表1 麻醉诱导时静注阿曲库铵前后MAP和HR变化(±s)
组别 阿 曲 库 铵 前 阿 曲 库 铵 后 MAP(kPa) HR(次/分) MAP(kPa) HR(次/分) Ⅰ 10.4±2.2 74.5±13.6 9.6±2.7 77.8± 14.4 Ⅱ 11.9±2.1 72.8±10.2 9.1±2.0* 7 8.3±14.6
与用药前比较,*P<0.05 表2 神经肌肉阻滞效应(±s)
组别 T4消失(s) T1=5%(s) T1=0(min) T1<5%(min) T1<10%(mi n) T4恢复(min) 恢复指数(min) 第1次 Ⅰ 177.8±12.6 242.5±36.9 24.4±4.6 31. 7±6.5 36.4±6.2 46.8±5.4 - Ⅱ 196.2±23.8 268.3±39.1 27.2±5.9 33. 8±7.1 39.2±7.0 50.2±6.6 - 第2次 Ⅰ 56.81±1.6 172.4±21.2 14.9±2.6 22.4±4.9 26.8±4.3 36.2±4.3 11.1±2.6 Ⅱ 67.4±10.4 188.6±29.3 16.1±3.2 25.2 ±5.0 30.4±5.1 40.3±5.8 14.7±4.0*
与组Ⅰ比较,*P<0.05 讨 论
研究证明,肌松药的药代动力学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阿曲库铵 用于老年手术患者,虽然神经肌肉阻滞效应各时相均较青壮年相应延长,但两组差异并无显 著性。重复用药时,老年患者T1由25%恢复至75%的时间则较青壮年者显著延长, 提示阿曲库铵在老年患者有一定的蓄积作用。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罗库溴铵作为气管插管用药的初步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安氟醚最低流量麻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