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房性肾囊肿10例报告 |
|
程学军 白洪儒 何刚
多房性肾囊肿(MLC)临床上不多见,在单侧肾脏多囊性病变中,其鉴别诊断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共收治1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女各5例。年龄1.5~55岁,平均32岁。左肾病变2例,右肾8例。病变累及全肾9例,累及肾中下极1例。以腹部包块就诊4例,腰痛加包块4例,尿频、尿急、尿痛1例,体检发现1例。B超分别提示为肾区多囊性病变、囊实混合性病变或积水样病变。IVU除1例肾上极显示新月形受压改变外,其余9例患侧肾脏均不显影。CT检查4例,提示肾区巨大囊性肿块,其中分隔成多个囊腔。10例中有2例分别伴有对侧肾脏轻度积水或旋转异常,1例合并同侧肾盂轻度积水及结石。尿常规除1例有少量红、白细胞外,其余均正常。术前诊断为单侧多房性肾囊肿5例,肾积水伴肾功衰2例,肾积水伴结石1例,肾肿瘤1例,肾结核1例。 2 治疗及结果 均行患肾切除,预后良好。病理示患肾切面均为多囊性改变,囊液淡黄色透明,囊腔互不相通,部分区域可见少量肾组织存在,肾盂、输尿管正常。镜下可见囊腔被覆规则的扁平及立方上皮,其间隔为小圆形初级细胞及长而成熟的纤维母细胞,部分病例可见到变性的或不成熟的肾小球和肾小管。10例病理诊断均为单侧多房性肾囊肿。 3 讨论 MLC的命名较多。1892年Edmunds首次描述该病,并称其为肾囊腺瘤,其后文献分别采用了囊性肾瘤、多房性肾囊腺瘤、多房性肾母细胞瘤和分化性肾母细胞瘤等命名。近年来文献中多采用MLC。从命名可看出,该病与囊性肾母细胞瘤易于混淆,尤其是对儿童。Joshi等指出,MLC与囊性部分分化性肾母细胞瘤(Cystic partially differentiated nephroblastoma,CPDN)在大体上表现很相似,但在显微镜下CPDN的囊肿间隔中存在分化不良的组织和肾胚基细胞。MLC的病因不很清楚,多认为是由于胚胎期输尿管芽发育异常所致,也有认为显微乳头上皮增生形成梗阻和囊肿形成有关。 Powell等1951年提出MLC诊断8条标准:①病变为单侧;②囊肿为孤立性;③囊肿为多房性;④囊肿与肾盂不相通;⑤囊肿互不相通;⑥囊壁由上皮覆盖;⑦囊肿间隔无肾组织存在;⑧囊外肾组织正常。MLC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腰痛和血尿等,患肾功能可大部或全部丧失。主要靠B超、IVU和CT诊断。本病应注意和多房性肾发育异常、肾积水、CPDN及肾囊性乳头状癌等单侧肾囊性疾病鉴别。
上一个医学论文: 泌尿器官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报告 下一个医学论文: 并发糖尿病的重度肾损伤晚期再出血9例报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