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KN2基因变异致前列腺增生症发病机制的研究 |
|
邱启裕 胡礼泉 全欣鑫 刘秋霞 王萍 夏焱森
CDKN2基因位于人染色体9P21~22区,研究表明,其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存在高频率的缺失、突变、甲基化和重排等变异。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常见的老年男性疾病,其病因尚未阐明。为了探讨CDKN2基因与BPH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SSCP技术分析了2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和41例BPH组织中CDKN2基因纯合性缺失和突变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与试剂 本组61例,其中BPH组织41例,非前列腺增生组织(包括正常前列腺组织10例,前列腺炎组织10例)20例,均来自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和黄石市中心医院。PCR引物、Taq酶等主要试剂均由加拿大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1.2 DNA提取及PCR-银染SSCP分析 常规苯酚-氯仿/异戊醇法抽提组织DNA,作常规PCR法扩增CDKN2基因的外显子1(E1α)、2(E2)及β型转录子的外显子1(E1β),变性温度59℃。引物序列参考有关文献(Science,1994,264:436~437)。同时用β-globin基因作内对照,荧光下观察结果。PCR产物经甲酰胺变性后,在5%PAGE中电泳2 h,用0.013 mmol/L硝酸银染色后显影10~15 min,在干胶仪上干胶80度1.5 h,保存并摄像。 数据结果的统计和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BPH中CDKN2基因各外显子的纯合性缺失情况 E1α扩增带为346 bp,E1β为439 bp,E2为335 bp,β-globin为268 bp。CDKN2基因在13例BPH中发生缺失,缺失率为31.6%,其中2例(4.9%)为E1α、E1β以及E2同时缺失,4例(9.8%)只缺失Elα,5例(12.2%)只缺失E2,2例(4.9%)只缺失E1β。所有病例的β-globin均为阳性。对照组20例标本中只有1例(5.0%)有E1α和E1β缺失。BPH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BPH中CDKN2基因各外显子突变的PCR-银染SSCP分析 对各例PCR扩增阳性的标本进行银染SSCP分析,PCR产物经甲酰胺变性后解链为两条单链,在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未发现异常的泳动带型。说明41例BPH中未有CDKN2基因各外显子突变。 3 讨论 目前有关BPH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激素和受体水平,在基因水平上仍知之甚少。近年发现的多肿瘤抑制基因CDKN2在细胞增殖周期的许多调控环节中起到“闸”的作用,CDKN2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P16是特异性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CDK)抑制蛋白,与细胞周期素cyclin D1竞争结合CDK4/6,抑制激酶的活性,阻止抑癌蛋白pRB磷酸化,使pRB与细胞核中的转录因子E2F-1结合,阻止DNA合成,抑制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当CDKN2基因发生异常时,其蛋白产物会丧失正常的功能,不能抑制cyclin D-CDK复合物的活性,使pRB处于磷酸化状态,释放并激活转录因子E2F,使细胞无限制的从G1期进入S期合成DNA,导致细胞周期调控紊乱,出现细胞异常增生。 我们首次应用PCR-银染SSCP法检测了41例BPH新鲜标本和20例非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DKN2基因各外显子的突变缺失情况,结果提示,在BPH中已发生CDKN2基因变异,CDKN2基因纯合性缺失可能为其主要的失活机制,引起前列腺细胞的异常增生,参与BPH的形成。SSCP分析未发现CDKN2 基因有突变,说明CDKN2基因的突变与BPH的发病机制无关。
作者单位:邱启裕 胡礼泉 湖北医科大学泌外男科学研究中心(武汉,430071) 全欣鑫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刘秋霞 王萍 夏焱森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现已调至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研究中心
上一个医学论文: 男性假两性畸型9例报告 下一个医学论文: 泌尿器官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报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