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管理前后重症监护病房空气细菌污染比较 |
|
杨艳 尹湘毅 胡安建 丁艳
1995~1998年,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空气细菌污染进行了监测。对脑外科监护病房、腹外科监护病房、胸外科监护病房,于擦净桌、椅、门、窗及仪器、物品表面后,经紫外线照射30 min,再用直径9 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沉降5 min采样。置37℃培养24 h,计数菌落数。计算空气中细菌总数,以其≤200 cfu/m3(Ⅱ类场所)为合格。 结果,1995~1997年各室细菌总数超标率差别较明显(附表)。 发现差别是因人员密集、活动频繁程度不同,卫生扫除、消毒制度落实好坏所致。为此,1998年加强以下两方面的管理:① 减少重症监护病房内人员流动,谢绝探视,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清洁的工作服及拖鞋,戴好口罩、帽子,有呼吸道感染者严禁入内;② 严格消毒、卫生制度,每月定期全面大扫除一次,地面、物体表面及各种仪器表面均用消毒液擦拭,每天开窗通风及紫外线照射消毒空气二次(每次30 min)。1998年检测腹外科监护室、脑外科监护室、胸外科监护室空气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10.0%(3/30)、9.1%(1/11)与0.0%(0/11)。
附表 1995~1997年不同重症监护病房空气细菌污染检测结果
年度 不同监护室细菌总数超标率(%) 腹外科 脑外科 胸外科 1995 8.3(5/60) 20.8(5/24) 0.0(0/19) 1996 11.1(4/36) 33.3(4/12) 16.7(2/12) 1997 22.2(8/36) 41.7(5/12) 8.3(1/12)
注: 括号中分母为检测样本份数,分子为细菌总数超标样本份数。姟糎TSS〗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一种简易防护罩对人员防紫外线照射的效果 下一个医学论文: 次氯酸钠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破坏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