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小鼠反抑制T细胞的变化 |
|
同伤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1]。因此,有关创伤与T细胞的研究正成为创伤免疫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目前有关创伤后辅助性T细胞(Th)、抑制性T细胞(Ts)的变化已有大量报道[1-3],但创伤后反抑制T细胞(contrasuppressor T cells, Tcs)的变化情况如何尚不清楚。笔者利用小鼠截肢伤模型对此进行了探讨。
材料与方法 一、 动物模型及分组 Balb/c小鼠(本校动物所提供),雌雄各半,18~22g,6~8周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伤后1,4,7,10,14天共6组,各组8只。按文献[3]的方法采用双后肢膝关节离断术制备小鼠截肢伤模型。各组动物于相应时间处死,制备脾脏、胸腺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胞悬液待测。 二、 Tcs细胞数目测定 按文献[4]的方法以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即在脾脏、胸腺及肠系膜淋巴细胞悬液(5×106/ml)中,加入终浓度为0.1 mg/ml的VVL-FITC(Sigma公司),冰浴 30分钟,洗涤细胞后调至原浓度,滴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计数200个细胞,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 三、 Tcs细胞、Ts细胞的分离及Tcs细胞反抑制活性测定 分别参照文献[5,6]的方法以黏附盘化法分离获取Tcs细胞、Ts细胞,以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Tcs细胞纯度>92%,以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Ts细胞纯度>95%,台盼蓝染色证明两类细胞存活率均>95%。于正常脾细胞的T淋转、IL-2诱生IL-2R表达的细胞培养系统中,同时加入Tcs和Ts细胞(均占细胞总数的10%),并设只添加Ts细胞和不添加Tcs、Ts细胞组作对照,根据Ts细胞对各指标的抑制活性及Tcs细胞对Ts细胞抑制活性的拮抗作用分别计算Ts细胞抑制率(%)和Tcs细胞反抑制率(%)。
四、 Tcs细胞形态结构观察 分离的Tcs细胞按常规处理,作光镜、透射电镜观察。 五、 数据处理 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 各组Tcs细胞数目的变化 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创伤小鼠脾细胞中Tcs细胞数目于伤后4~7天明显降低;胸腺细胞中Tcs细胞数目以伤后4~10天降低最为明显;肠系膜淋巴结细胞中Tcs细胞数目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表1)。
表1 各组Tcs细胞数目的变化(±s)
组别 鼠数 Tcs细胞数目的变化(%) 脾脏 胸腺 淋巴结 正常对照 8 8.1±1.2 9.4±1.6 8.9±1.4
伤后1天 8 9.0±1.8 9.0±2.0 9.2±2.0 伤后4天 8 6.1±1.0** 6.2±0.9** 7.8±0.9 伤后7天 8 6.9±1.3* 6.1±0.9** 8.7±1.3 伤后10天 8 7.7±1.3 6.9±1.1* 8.5±1.3 伤后14天 8 8.6±0.9 8.8±1.4 8.8±1.7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二、 各组Tcs细胞反抑制活性的变化 和正常对照组相比 ,创伤小鼠Tcs细胞反抑制活性于伤后1天即有降低,伤后4~10天降低更甚,伤后14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表2~4)。
表2 各组不同来源Tcs细胞在T淋转检测系统中反抑制活性的变化(±s)
组别 鼠数 不同来源Tcs细胞反抑制率(%) 脾脏 胸腺 淋巴结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矩形髓内钉与Ender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生物力学比较 下一个医学论文: 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因子1在大鼠脊髓急性损伤时的表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