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羟基喜树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附86例报告 |
|
采用飞云制药厂生产的HCPT作预防复发灌注药物。HCPT加生理盐水40 ml,经导尿管灌注入膀胱内,并向左、右、前、后四个方向转动卧位,共保留2 h,每周灌注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次用药量为16 mg者14例(1993年),14 mg者27例(1994年),12 mg者35例(1995年),>14~<16 mg者10例(1996年)。灌注2个疗程者8例。
2 结果
灌注后无明显膀胱激惹症状,无肝、肾功能损害,无白细胞下降及其他骨髓抑制而需停药者,仅2例有2~3 d中等度发热,但不能排除导尿管引起的尿道热。 86例中有71例获得随访,其中随访6~12个月19例,13~24个月38例,25~42个月14例。除3例灌注不及1个疗程者外,共有10例膀胱癌复发,复发时间分别为术后3、4、5、9、11、13、16、18、22和25个月,复发率为14.7%(10/68)。每次灌注HCPT 16 mg和14 mg者各有2例复发,灌注12 mg者有6例复发。与同期术后采用其他药物灌注预防复发或未灌注而获得随访者的比较见表1。
表1 羟基喜树碱灌注与其他药物灌注疗效比较
治疗方式 例数 复发数 (例) 复发率 (%) 羟基喜树碱灌注 68 10 14.70
卡介苗灌注 66 16 24.24 丝裂霉素C、噻替哌灌注 11 3 27.27 未灌注 22 9 40.90
3 讨论
膀胱癌在行保留膀胱的手术后的复发率一般为40%~70%。在目前众多预防复发的措施中,仍以膀胱内药物灌注疗法最为有效和实用,其中以灌注卡介苗效果最佳。我科自1985年以来用卡介苗灌注的病例在300例以上,目前仍将卡介苗作为术后首选预防药物,也确取得一定效果,使复发率分别下降至11.3%~24.24%〔1,2〕。但灌注后的膀胱激惹症状、血尿、发热等并发症是使用中的最大障碍,再加上卡介苗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包括免疫反应的全过程)迄今仍未完全阐明。所以,寻找和使用更安全更有效的灌注方法和药物仍是临床的需要。 我们从1993年开始用HCPT作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使复发率下降至14.70%。本组结果显示近期观察效果优于同期内其他灌注药物,且毒副作用明显低于卡介苗、丝裂霉素C等。我们目前将HCPT主要用于卡介苗灌注有较重副作用者。本组取得如此良好的效果与药物灌注剂量、方案、操作规范等方面均较统一、完善有关。 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两大类植物抗癌药为紫杉醇(泰素、paclitacel)与喜树碱,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喜树碱是我国独有的珙桐科植物喜树中提取的微量生物碱,有强力的抗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DNA拓朴异构酶Ⅰ(Topo-Ⅰ)的纯天然生物碱,使癌细胞DNA链损伤、断裂,从而控制DNA的复制、转录,最终导致细胞死亡〔3〕。喜树碱的毒副作用较大,其衍生物有Toptecan、日本的CPT-11和我国的HCPT,这些均明显减低了喜树碱毒副作用,提高了抗癌效果〔4〕。关于HCPT这一细胞周期抗癌药杀伤膀胱癌细胞株的研究表明,HCPT具有急性杀伤作用,可使癌细胞集落形成率和分裂指数明显下降,明显抑制了肿瘤细胞生长(主要是抑制细胞S期DNA合成的结果)〔5〕。我们认为用HCPT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较好的效果和较多的优点,副作用少而轻,与卡介苗、丝裂霉素C、噻替哌比较,近期效果均显略占优。但由于本组病例观察时间不长,加上HCPT目前价格还较贵,临床上还需配合其他辅助疗法(如激光、热疗等)或交替合用其他药物进行灌注,以减少HCPT用药量,增加治疗效果,今后还应结合肿瘤的分期、分级、手术种类和结果关系与其他药物进行比较观察,对HCPT在膀胱及全身的药代动力学作进一步的研究。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膀胱灌注10 下一个医学论文: 低压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17例报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