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正文  

脾外伤非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探讨

的评估实属困难,目前国内 尚无统一有效的评估方法。为此,现就我院治疗24例的入院时有关参考因素分析如下。
  一、血液动力学因素:一般严重的脾外伤即Ⅲ、Ⅳ型损伤多为急性大量活动性出血,临床 表现出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必须手术干预。本组入院时脉搏大于100/min 8例,收缩压小 于90 mmHg仅1例,均经短暂补液、输血(1例)后稳定于正常,显然无严重损伤急需手术干预 的表现。然而4例失败者手术均证实为Ⅲ型损伤,即无非手术治疗指征。说明血液动力学改 变与 损伤程度不完全成正比,部分延及脾门的浅裂伤可以表现为并非凶险的大出血[3] ,但潜在的延迟性出血危险极大。因此,我们认为血液动力学表现只能作为非手术治疗的基 础指标之一,不是决定性因素。
  二、脾损伤程度的判断:影像学检查能直接了解脾裂伤情况和腹腔出血量,因此是判断脾 损伤程度和活动性出血的关键性指标。B超检查简便、快捷,故而使用广泛,临床借助B超、 血液动力学等指标选择非手术治疗脾外伤成功报告并非少见。本文成功组与失败组入院时B 超提示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按Buntain分型均属Ⅰ~Ⅱ型,与失败组手术证实的损伤程度 不符,说明B超对脾裂伤评估的敏感度欠佳,尤其是累及脾门的浅裂伤类型(HS型)。故我们 认为B超对脾损伤的诊断和动态观察有价值,但不能作为损伤程度评估的依据。CT的分辨率 相对较高,临床决定非手术治疗必须经CT评估伤情后方可实施,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非手术 治疗的失败率。
  三、年龄因素:本组病人年龄5~50岁,成功组平均年龄23.6岁,失败组为37.5岁,两组 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说明成功组年龄偏小,失败组年龄偏大,符合脾脏随 着年龄增大,其平滑肌、血管和包膜弹性发生退化,不易自行止血的生理特点。因此强调非 手术治疗脾外伤的年龄应在50岁以下[4],对40~50岁者应慎重选择。
  四、腹腔出血量及出血速度:本组入院时B超示腹腔积血20例,成功组16例,最大量达800 ml,≥500 ml者4例,平均为313.75 ml。失败组4例,积血量100~300 ml,平均为200 ml , 两组平均量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提示大量腹腔出血常常伴随脾严重损伤和明显 活动性出血,但出血量少并不除外Ⅲ型损伤和小量活动性出血存在的可能,因此腹腔出血量 也只能作为手术治疗的参考因素,其量不宜超过800 ml。此外,其出血量受外伤时间 、脾自身止血机制等因素影响,我们认为以单位时间出血量即出血速度判断活动 性出血情况更为准确。统计本组出血速度,成功组平均68.45 ml/h,失败组86.67 ml/h,后 者大于前者,与平均积血量结果相反而与事实相符,但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 学意义。本组病例数有限,对出血速度测定的临床价值尚不能作定论,有待进一步研讨。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外伤性上矢状窦中后2/3段损伤四例
    微创穿刺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
    腹腔镜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肾出血
    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24例
    活血定痛胶囊治疗外伤性顽固性头痛180
    33例手外伤早期处理失误原因分析
    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的诊治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 附53例报
    外伤性原发性脑干伤21例治疗体会
     内外伤辨惑论 导读
    严重胸部外伤伴多发伤51例临床救治分析
    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的诊治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