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
|
朱月清 夏存林 王源荣 袁家祥 陈亚生
[摘要] 目的 了解CO 2气腹电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变化规律。并与全麻开 腹胆囊切除术(OC)作对比分析。方法 对LC与OC共60例患者术 前、全麻诱导期、术中、术后4、16、24 h以及术后第2、3、5 d血浆甲状腺激素(TT3、TT 4、FT3、FT4、TSH、rT3)进行检测。结果 术前甲状腺激 素水平正常。LC术中TT3、TT4、TSH升高(P<0.01),术后开始下降,至术后24 h降 到最低,术后2~3 d恢复术前水平。OC术中TT3开始下降,术后继续下降,至术后第2 d降 至最低水平(P<0.01),术后3~4 d 渐渐上升,少数第5 d仍低于术前水平。结论 LC和OC均可导致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但LC术中甲状腺功能增 强,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呈一过性改变,而OC术中T3下降,且持续时间较LC长。从客观指 标上证明LC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小于OC。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甲状腺激素 [中图分类号] R6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483(2 000)06-0364-02
非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激素变化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外科手术后发生低T3 综合征众所周知,而LC引起低T3综合征国内未见报道。 1999年1月至1999年8月,我们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全麻开腹胆囊切除术(OC)各30例围 手术期血浆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C和OC均可引起甲状腺 功能的改变,导致术后低T3综合征的发生,但两者存在许多差异,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资料选择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LC组和OC组各30 例,其中LC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3.2岁;OC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5.6岁。 二、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本院B超结果。要求患者无心肺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病史,术前 无甲状腺疾病、服用甲状腺素制剂和抗甲状腺类药物等。无头颈部放射治疗史。 三、手术方法 手术均安排上午8∶00~10∶00进行,全组病例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固 定麻醉医生和麻醉药物。手术人员和术式固定,OC采用右肋缘下斜切口,长6~9 cm,常规 手术步骤,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51 min)。LC采用标准四孔法完成,气腹用CO2,压 力10~15 mmHg(1.33~2.0 kPa),手术时间20~60 min,平均30.6 min。分别于术前1 d 、麻醉诱导期、术中、术后4、16、24 h以及术后第2、3、5 d,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当天 送检。 四、检测方法 检测血浆总T3(TT3)、总T4(TT4)、游离T3(FT3)、游离T4( F 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反T3(rT3),本院标准值TT3为1.2~3.4 nmol/L、TT4 73~154 nmol/L、FT3 3.19~9.15 pmol/L、FT4 9.11~25.47 pmol/L、TSH<10 μIU /ml和rT3 24.5~64.1 ng/d1。检测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放射检测试剂盒由3V诊断技术 公司提供。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 果
患者术前血浆甲状腺激素均在正常水平。LC术中TT3、TT4、TSH 升高,较术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4 h即开始下降,至术后24 hTT3 降到最低水平,无生物 活性 rT3升高(P<0.01)。FT3、FT4术中轻度升高,术后稍下降,统计学无差异( P>0.05)。术后第2 d逐渐上升,第3 d接近术前正常水平。OC术中TT3开始下降,术 后进一步下降,至术后第2 d降至最低水平(P<0.01),术后3~4 d有上升趋势,至术后 第5 d仍低于术前水平(表1)。
表1 LC和OC围手术期血浆甲状腺激素的变化(±s,n=30)
术前 麻醉诱导期 术中 术后4 h 16 h 24 h 第2 d 第3 d 第5 d TT3(nmol/L) LC 2.29±0.5 2.27±0.4 3.96±0.6* 2.90±0. 4 1.90±0.4 1.20±0.3* 2.16&plusm[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烧伤病人创面分离菌群耐药性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脾外伤非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探讨
|
|
|
|
|
|
|